以艺术的方式开显人的性情世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新址落成周年书画藏品展弁言)

发布时间: 2013-10-15 浏览次数: 215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自创办以来,即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参观访学者既夥,询问了解者亦众,一时议论纷纭,皆无不出于对民族文化之关心也。足证文化建设关系世道人心,影响千家万户,人人均可参与其中,成为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与受益者。尤其重要者,则为只有透过人人皆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吾人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依据,获得生存之意义,而生命之展开,意义之落实,均不能不有相应之实践活动,需要相应之凭藉物。盖砥名砺行,专心向学,非特培养读书种子,亦藉此蔚成婞直之风气矣。书院以其精神理念及具体行事,乃至新古典主义之楼台亭园,见证中国文化精神尚长存于天壤间,四方贤达君子有以关心爱护之,则绝非偶然矣。

    书院成立伊始,即强调精神陶冶之重要,认为人格培养与知识教育,生命升华与智力开发,二者皆应齐头并进,圆善充量发展。非仅依书本立说,更要指心为教;非仅指心为教,更要事上磨练。如纯金之锻炼于冶炉,而愈辉其精神,松柏之摧折于霜雪,而愈虬结盘郁,一切艰难困苦,皆可坚以固之也。故讲学论道之外,亦重视性灵之发抒,情感之涵化,品德之淬砺,心志之磨试,务使生机活泼盈溢,人格精神全面健康。无论琴棋书画,凡有裨于身心者,无不践之行之,力求精美良绝,不仅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情操,亦欲藉此转移一方风气,敦正民心习俗。而师友讲习,渊源濡染,不形成风气,亦难以传之久远。数年间举办各种琴艺雅集、茶道表演、民族音乐会、书法展览会、经典传习班、国术讲习班,已难以统计。仅庋藏之书画作品即达百余祯,多为四海贤达造访书院时,即兴挥毫题赠者。雅意殷殷,无从致谢,故谨趁此校庆良缘,展出部分作品,庶几不负诸君子护念之情,兼亦略窥书院提倡文化精神之用心。至于历年讲学交流之活动,亦可见证书院发展之足迹,故乃慎加选择,将相关照片一并附展焉。

    书画艺术历来皆为文化传统之重要组成部分,亦与人生成长不可须臾分离。心灵出入无碍,艺术方可活泼自由。无论风清月白,云蒸霞蔚,山川流泉,险岩深壑,花鸟虫鱼,楼台田舍,湖光人影,炊烟夕照,都无一不可入诗成画,乃至抽象凝意为书法,变成精神世界之表征,化为心灵天地之标志,可以上显形而上之大道,下开现象界之价值。宇宙无尽之藏,生生化化,浩然流行,皆可印证于心性,非特能庄严日常世俗人生,亦足以消解压抑与异化,引人入佳境,示人以至教,涵泳天机,陶冶胸次。天地山川,造化灵虚,非止供吾人偃仰栖迟,亦可以直写心境,正所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也。艺术乃精神自由之必需,通过排斥不自由而实现自由。展览之作品虽不多,或未必皆臻于上乘,然仍自有其意义,乃实存生命之显现,精神价值之呈露,殆不必多言矣。

    性情需要艺术来调整疏通,生命亦需要艺术来滋养泽润,正如思想需要感性形式来丰富与充实,感性形式亦需要思想来升华与淳化一样。人生不能脱离性情而孤立发展,充实生命,澡雪精神,琴棋书画岂能随意轻视乎?性情之大义即生命之大义,艺术之大义,故夫子亟称曾氏风雪咏归,即深知艺术可以养心调性也。中国数千年文明均极重视人生修养,关注精神意境,所谓足于衣食,兴乎礼让,而后民众始能诗意安居,天下始能归于太平。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言之谆谆,缺一不可,揆以当今现实,犹感有深义存焉。

    百年学府,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猗欤盛哉!而人文精神情怀与艺术精神,不仅可以救异化之时变,惩疏离之积弊,亦必将与教育事业共长久。 书生书业,虽行之惟艰,然凡来书院承学弘道者,常怀“文不在兹”之一念,则必能兴起于斯乎? 


    丁亥年仲秋既望止叟谨识于水心溪梦馆之晴山书屋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