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应邀到复旦大学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11-11-21 浏览次数: 36

  2011年11月16日至18日,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应复旦大学的邀请,与该校历史系部分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合作商讨,达成了不少共识,形颇为一致的看法,从而将在今后的五至六年内,有力地推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学术合作,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繁荣。在复旦大学期间,应该校师生的邀请,张新民教授还在历史系长期主办的著名“史学论坛”上,作了题为“西南边疆体系的战略开发与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利用价值”的专题学术演讲。
  复旦大学历史系是贵州大学国家社科重大招示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学术合作单位,拥有许多在国内外有重大学术影响的一流学者,出版了大一批引领学术风气的上乘研究成果,在徽州学研究方面也自成一大学派。他们高度评价贵州大学清水江文书的前期学术研究成绩,认为双方可各自发挥自己的学术资源优势,进行互利互惠的长期交流与合作,从而继敦煌学、徽学之后,建立一门新的专门性学科——清水江学。经过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多次往复讨论协商,复旦大学已采取与贵州大学合作的形式,将清水江文书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经过逐层上报列为“985重大项目”,并以博士生导师集体团队优秀组合的形式,参与贵州大学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重大国家招标课题的协作攻关。
  张新民教授应复旦大学事前安排的邀请所作的专题报告,引起了该校师生的极大反响。报告会由著名经济史专家朱荫贵先生主持,他高度评价了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价值,客观评价了清水江学的未来学术远景,希望复旦大学和贵州大学都有更多的学者投入时间和精力,作好前期性的拓荒工作。

                张新民教授正在做学术讲座

  张新民教授的学术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
  张新民教授首先介绍了清水江与清水江文明的概况,分析了清水江流域多元民族文化形成的原因。他特别从近年来的新、旧石器及殷周至宋代的考古发掘成果,客观评价了清水江文明的特点,认为清水江很可能是长江上游文明极为重要的源头产生地之一,在中央王朝开发之前已经有了地方世居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是长江文明体系构成的一大重要因素。
  其次,张新民教授分析了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与开发,并特别强调贵州高原联接西南与中原所凸显的交道战略地位的重要。其中经营西北与经营西南,乃至不断强化或建构王朝国家边疆体系,都可说是盛衰消长长期相互联系倚伏,不能孤立局部地看待地方问题。这就是陈寅恪先生一再强调的“盛衰之循环”理论。所以经营西北必须稳定西南,经营西南也必须稳定西北。西北、西南又与东北、华南相互联系,构成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关系。自秦汉以迄明初,中央王朝经营西南地区,主要着眼于川黔滇交道大驿道,通过驿道保持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避免云南地方势力的威胁坐大。明代永乐十一年贵州建省以后,中央王朝才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到湘黔滇驿道的经营开发上,清水江流域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凸显。而清代雍正年间的开辟苗疆,当地更经历了由“新疆”到“旧疆”的内地化转型巨变。清水江流域从此不再成为汉文化认知的陌生区,清水江经济文化走廊的作用明显得到了加强。而清水江文书出现于明初,特别是雍正年间以后,无论数量规模或分布地域,都不断增多扩大,从整体大局看,也明显与中央王朝的经营开发进程一致。大量清水江文书的遗留和保存,更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实物见证。至于西南学的研究,明代至清初也逐渐形成高潮,几乎可与西北学并峙,以后则时有升降,至抗日战争时期又逐渐步入恢复高潮。
  张新民教授报告的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清水江文书的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他根据贵州大学课题组多次深入当地所作的调查,对清水江文书的地域分布与民间蕴藏数量做了整体性的评估。他认为从全国性的视域看,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打破了原先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填补了西南地区契约文书较少系统发现的空白。而从长时段的视野看,清水江文书又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前后相衔,形成了可供大跨度历史观察和客观分析的文书学史料系统,可以更好地促进已初具规模的边缘交叉学科——文书学——的成熟与发展。他特别介绍了清水江文书的类型特点与归户性特征,并与徽州文书作了适当的比较,认为抢救整理清水江文书,必须取鉴徽州文书丧失归户性特征所导致的巨大学术损失,确保文书内蕴文化信息原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系统编目和完整结集的方式反映文书地域分布的自然村落文化秩序,并透过文书内容分析乡土中国、政治中国、文化中国合为一体的复杂国社会的整体性结构。而大量契约文书作为一种法权文本,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信息,能够推动多种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与繁荣。他还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习惯法与地方礼俗风规,极大地激起了不少学者会后谈起拟赴贵州开展田野调查的热情。
  学术报告转入第四部分话题,张新民教授介绍了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的现状,充分肯定了来之不易的既有研究成果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抢救成绩。他认为必须尽快将私藏资源转化为公共资源,再将公共资源转为学术资源,然后回馈当地的苗、侗人民,回馈我们扎根于其中的乡土大地。文书的公布发行本身就是一种抢救保护工程,既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当地世居民族所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清水江文明,也能最大化地满足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研究探求的需要。当然,编纂大型的清水江文献集成丛书,也碰到了不少地方俚语俗字和专门性称谓解释训读的困难,影响了文书公布出版的进程,需要更多地发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必须做出更多的个人牺牲。他指出应该有更多的人甘愿做文献整理的铺路工作,为成就未来的文书学(契约学)大家和一流的研究成果创造更加良好的资料条件。对清水江文书专门性研究学科建立的可行性,张新民教授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演讲过程中,根据张新民教授报告的具体内客,同行人员还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文书复印图片,选介了部分文书考释文本内容,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讲结束后,张新民教授还回答了著名文书学专家王振忠教授等人的提问,并在报告开头谈及自己与复旦大学诸多老先生的家世交谊。
  参加报告会的复旦大学著名学者有史地所的王振中教授、历史系的张海英教授、冯贤亮教授,黄敬斌博士,法学院的季立刚教授等。著名经济学家朱荫贵教授和著名徽学专家王振中教授,均愉快地接受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邀请,将以客座教授的身分,前往贵州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学活动。
  张新民教授一行在复旦大学讲学交流期间,受到了该校历史系主任章请教授的热情款待。复旦大学的专家表示将尽快投入研究工作,与贵州大学一起共同推进中国文书学及其所涉及的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向王振中教授颁发聘书,在场人员为朱荫贵教授(左一)王振中教授(左二)张新民教授(左三)龚妮丽教授(右一)


张新民教授在朱荫贵教授的陪同下,参观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复旦大学史学论坛讲座广告栏

                                 (童正心供稿)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