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创刊十周年,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学术大事。十年来,《原道》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理念,以“士尚志,志于道”为目的诉求,开展扎实深广的学术研究,同时又注重思想性的分析讨论,发表了一大批水准一流的研究成果,引领了学术发展的轨迹方向,拓展了学术研究的视野空间。可谓在士林中独树一帜,有识者无不盛赞其功也。
值得注意的是,《原道》还特别重视问题意识,力求以问题意识来推动学术范式的建立,使之获得更广阔的致思空间,从而不断接近我们自身于其中的现实语境,融入生活世界不可须臾离开的文化传统之中。《原道》的所作所为乃是书生事业,但书生事业往往即是将价值理想落实于现实生活的事业,同时更是文化托命人自觉其生命责任并愿意终生从事的事业。因此,书生事业亦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能够使顽夫廉、懦者立。作为一代学人探索问题、追求真理的历史见证,《原道》存在的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学术象征意义与文化象征意义。
然而要使价值理想真正与现实语境合一,仍然有漫长的路途要走。尤其是中国文化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巨变,儒释道三家一体衰竭之后,《原道》的书生事业显得更为艰难,现实的阻碍与挑战也显得更为巨大,何况与悲凉孤寂为伴乃是志士仁人的自我价值选择,庄子岂不早就说过:“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齐物论》)但是理想与现实本来相即不二,文化创造的新机运就寓于当下的努力之中——即使这一努力只是耕耘而并非收获,我们也不能认为《原道》的奋斗是枉费心力,因为理想不坚持便会埋没,文化创造的新机运有可能绽出亦有可能错过,而书生事业的特点则是敢于以“道”抗“势”,敢以批判性的精神匡正人类发展的方向,一如真正秉持价值理想的志士仁人决不会丧失“行道”的决心那样,相信《原道》还会本着严正的学术立场,继续以“找路”的方式,与其他同道一起尝试建构合乎“道”的未来文化的。十年的努力或许尚微不足道,相对于历史长河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原道》所做的工作仍发挥了转移学术文化风气的示范作用,象征着在如何达致理想境域的精神之路上,新一代的中国学人透过自己的学术致思又作了方向性、终极性的精神探问与追寻。
一九九七年九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与孔教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我曾有缘与陈明兄快晤,彼此讲学论道,相得甚欢,知道他不仅是学问中人,而且怀抱价值理想。以后虽长期暌违,却仍不时在电话中长谈,偶尔亦有书信往返,深知他还具有善于应对现实变化的智慧,所以他的书生事业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原道》也能凭借私家之力连续发行十年,声势日大。中国文化无论大、小传统,都普遍认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说《原道》浇灌的是中国文化之树,而文化之树之所以重要,正在于可以人文化成的方式沾溉生命,陶冶人格,所以最终的目的仍是树人——培养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并具有顶天立地人格气象的民族群体,从而使每一个体乃至整个人类都更好地立身在天地宇宙之间。《原道》十年的努力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学林艺苑的广泛理解和普遍认同,而我亦乐于拈出上述文字,作为《原道》创刊十周年的贺辞,同时也借此机会,向一切为中国文化的含弘光大努力奋斗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二00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于筑垣花溪象王嶺西麓晴山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