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说禅”与女子佛性意识的觉醒
——从禅宗语录看唐代女性“成佛作祖”的宗教形象及其历史意涵
黄 诚
内容提要:
从禅宗语录,不仅可以窥见唐代女子在宗教活动中的生动人文面相,而且也能从历史的语境中获取唐代女子所具有的时代精神。所谓“婆子说禅”是指禅婆(女性禅宗信徒)在参与禅宗实践表现出的活动形式,即禅婆以对答、互机的形式与禅僧进行禅宗体悟性勘验时所表现出的语言、行为方式。唐代社会,女子主动地参与佛教活动颇为流行,尤其是女子参禅、学禅、悟禅和言禅的宗教行为极为活跃,造就了别开生面的“婆子说禅”文化景观,树立了女子“成佛作祖”的女性宗教新形象,在禅宗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禅宗语录中所见“婆子说禅”不是偶然或孤立之一宗教文化现象,而是有着特殊意义与内涵的宗教实践,同时亦与禅宗所提倡的“众生是佛”、“自性平等”的大乘佛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婆子说禅”这一宗教文化现象既是对女子也能“成佛作祖”历史性话语主题的充分肯定,也预示着禅宗内部出现了新的变化,即是向平民化转向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又一象征性事件,进一层则反映了女性追求平等的思想诉求和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诉求。“婆子说禅”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引发,不仅与佛教世界(包括禅宗)内部的思想发展及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有关,而且也与唐代社会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历史文化环境也不无关联。正因为唐代女子较有社会地位,生活比较自由,所以女子才有更多的条件和机缘来充当“婆子说禅”的社会角色,体现出自我的宗教意识,而且较为宽松的佛教政策也为女性登上禅宗舞台创造了政治历史条件,开放的文化大环境也为“婆子说禅”创造了机缘。“婆子说禅”这一宗教文化现象不仅说明了女性能够超越性别差异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宗教实践,而且也体现了女子佛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即女子亦能“成佛作祖”具有阐扬禅宗妙理的宗教身份。“婆子说禅”的宗教行动积极地展示了唐代女性的思想气质与人文精神,而这一女子精神对于推动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发表在《学海》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