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论“意识”——以智旭为重点

发布时间: 2013-10-17 浏览次数: 163

  摘要:本文分析了意识的体相、意识的转依、意识在止观中的功能,指出了意识非能断灭,由于其在八识中最为猛利,所以修行的关键在于转有漏的第六识为清净的妙观察智,并进观八识。
关键字:体相;转依;止观;转识成智


  一、意识之体相


  意识是指八识或九识中的第六识,梵语为mano-vijn~a^na,具有“了别”的功能。与前五识相比较而论,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各缘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对境,然而引五识仅能通过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的作用;前五识须与第六识共同生起,才能了别对境。五识仅能各缘自境,所以称为各别境识;第六识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事物的作用,所以称为分别事识。又意识能够遍缘一切境,无空间、时间的限制,且有比知、推测的作用,所以又称为一切境识、广缘识。前五识须有所对境才能生起,而意识则是时常生起,《成唯识论》卷七云:“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1](P37)生无想天、得无想定、入灭尽定、极重睡眠与极重闷绝之时,意识才不能生起。为什么第六识才被称为“意识”?《成唯识论》卷五云:“唯依意,故名意识。”[2](P26)前五识不但依于意根,也以五色根为所依,而第六识则无论等无间缘或俱有依,都只依于意根,所以名意识。
  唯识宗又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共同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是单独发生作用,又分为五后意识与独头意识二种。五后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但与前五识不离而相续生起;独头意识则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的差别。


  二、意识之转依


  识的意义是分别,智的意义是决断。在有漏位中智慧微劣而情识强盛;在无漏位中智慧强盛而情识微劣。识虽不是智,然而智须依识而转起,所以须转识成智,即转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转识成智的关键,是转有漏的第六识为清净的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意识聚所得的无漏智,善于观察诸法的自相与共相,能够依有情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自在说法,教化众生。以八识来说,前五识虽是现量所得,但智慧昧劣,难以作观。《灵峰宗论》卷第三之三“答成唯识论十五问”云:“若前五识虽有慧俱,既无我见相应,则慧甚劣;虽与善俱,由第六善或境界善,暂得相应,无断惑证理之能。”[3](P596)前五识虽有慧俱,但智慧微劣;虽与善俱,但无断惑之能,所以不可以前五识作观。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作用又都极其微细,凡夫难以觉知。《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五云:“第八藏识,初心决不能观,以其行相难了知故。今云修习唯心识定,通以六识为所观境,兼复进观八识。”[4](P614)《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又云:
    若欲出离轮回,必先勤观无我。然此第七识之俱生我执,细故难断,必先用第六识与相应之正   慧心所,依于大乘教理,如实观察,俾无我正解种子渐熏渐着,至成熟位,方得无漏实智现前。又即以此无漏实智,数数勤修,然后四烦恼种方得永断。今人辄谈六度万行,而于破执法门曾不究心,求出轮回不亦难乎?
问曰:既由第七令前六识恒成杂染,理须直用第七修无我观,始为灸病得穴,伐树得根,何故先用第六识耶?答曰:第七我执,元由第六之所资熏,故仍以第六为病之穴,为树之根。况第七识从无始来至未转位,一味有覆无记性摄,不与信等诸善心所相应。又无欲、解、念、定之力,何能自修无我观哉?是故吾人发大乘心,须于唯识相性,深生信解,然后修习菩提资粮,可名顺解脱分。否则纵修诸行,但是人天有漏之因而已。[5](P505)
佛教修行,不出观人法二无我。虽然第七识为我执根本,但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难于断除。第一、第七识作用极其微细,难以作观;第二、其性染污,覆障圣道,不与信等诸善心所相应;第三、第七识无欲、解、念、定之力,势用微弱,不能招感果报,为有覆无记性所摄。所以,欲破第七识之俱生我执,必先用意识之功。
与第七识和第八识比较而言,第六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意识作用明显,且常能现起,便于作观;第二、意识若与别境中慧心所相应,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即妙观察智之所依。《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五云:
如澄浊流久成清莹者,以五迭浑浊,唯是五蕴;五蕴根由,唯是妄想;故此第六意识,名为功首罪魁。是故二十五种圆通,所观之境虽别,能观之智是同。若不依此第六识心以为妙观察智,何由成办大菩提果?当知澄浊成清,此为关要。所以圆顿止观,立此为境,名为去丈就尺,去尺就寸。譬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也。而后世漫言首破六识,是误认缘影以为六识,岂知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全妄即真者耶?[6](P610)
众生流转生死,五蕴唯是杂染;而此杂染五蕴,唯是妄想所生;所以第六意识为入生死之罪魁。然而,意识不仅有恶、无记性,亦有善性,妙观察智即是依此而生,所以第六意识也是了生死之功首。《楞严经》中所说的二十五种圆通,所观之境虽有不同,而能观之智皆是此妙观察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一亦云:“旧解以攀缘心偏指六识,必欲破除六识令尽,则果中将何以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之体?”[7](P470)攀缘心只是依于六识所起妄想,所以须破;然攀缘心非是六识全体,所以破攀缘心非是破六识。《摩诃止观》亦立此识蕴为所观境,喻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所以,出入生死的关键,在于第六识的作用。若言破六识,是误认缘影以为六识。缘影其实仅为六识的相分,非是六识全体。六识若真能破,妙观察智无由得生,生死无由得出。
第七识为第六识的不共亲依,若第六识转,第七识亦随之而转。《灵峰宗论》卷第三之三“答成唯识论十五问”云:
末那之慧,即是我见,我见无自体,直以慧为体也。第六识入二观,第七识二执不得现行,故得转为平等性智。然第六出法空观,第七仍是法执;第六出生空观,第七仍起我执矣。但第七是第六不共亲依,故六转七不得不转。[8](P596)
第七识为我执之根本,此我见即与别境中的慧心所相应。若第六识生起人法二无我观,第七识人法二我执不得现行,遂转为平等性智。虽然第六识出人法二空观,第七识仍起人法二我执,但第七识是第六识的不共亲依,若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亦随之转为平等性智。所以转识成智的关键,是转有漏的六识为妙观察智。《楞伽经》中云:“妄想识灭,名为涅槃。”[9](496)但此处所说“灭”,非是灭六识心体,而是灭与六识相应的妄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卷第二云:
后以海浪而为譬喻,结成妄想识灭,余七亦灭,八识皆灭,即大涅槃。然所谓灭者,只是灭彼相应妄想之若现若种而已;妄想种现既灭,则八种识转为四智相应心品。故初卷云,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也。今欲妄想识灭,唯有修行二无我观,了知妄想无性,唯心直进。一经之要,举不外此。[10](P223-224)
所谓灭六识,只是灭与六识相应妄想的现行和种子而已;妄想的种子与现行既灭,则八种识亦转为四智相应心品。欲灭妄想,也不是断灭众生现前见闻觉知,而是直观妄想乃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则妄想当下即息。


  三、意识与止观


  意识是八识中最猛利敏捷者,众生的迷、悟、升、沉之业都是由意识所造作。正因为意识有了别之功能,所以才能知晓诸法名义,能通达诸佛教化,止观修习必依意识而成,《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云:当知修止观者,则是意识之功能也。[11](P876)若意识能解了诸法自性清净,本来涅槃,唯是一心,心亦不有的道理,即能止息攀缘,正观真如,所以修止观乃是意识的功能。此意识的功能,实为闻思念修三慧中之思慧。因为止观所依的意识,并不是常人的妄想心,而是了达诸法即空即假即中之心,名称虽与遍行心所中之思相同,但实是与妙观察智相应,又与别境心所中慧俱起,并与善心所中信等相扶,所以名为思慧。[12](P586)
  止观修习从意识入手,必有能观与所观。在智旭看来,能观即是一心三观,所观即是一境三谛。《灵峰宗论》卷第三之二“答湛持公三问”云:“前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由能观全用一心三观,便知所起后念,全是一境三谛。既一境三谛,则起即无起,亦不防无起而起。起无起名为谛,无起起名为观,是谓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也。”[13](P569)前念无起起,所以为能观,即是一心三观;后念起无起,所以为所观,即是一境三谛。
  虽能观所观都是意识的功能,然而作为前念的能观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观,后念之所观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谛,所以此处所说意识的功能,实是与六识相应的妙观察智,而不是六识的虚妄分别。《灵峰宗论》卷第三之一云:
台宗观一念识心即不思议境者,以圆解之人既达如来藏性,故即流是源也。若谓专用六识,是以攀缘为自性,乃生死根本,正《楞严》所呵,猥云悬合,不几谤止观耶?又势至圆通,属七大中根大,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意根为主,五根从之。以根为识,确为有过。台宗云,观心若起,本迹俱绝,从此方能断惑证理,安立位次。若六识明知位次,便属法尘分别影事,何名圆顿法门?[14](P560)
观现前一念的“观”固然是六识的作用,然而所说的“观”是观照现前一念即空即假即中,是即六识而悟六识即空即假即中之体性。如果未开圆解,而认为专用六识作观,是以妄心为自性,正是生死的根本。
六识的了别功能即是知,此了别功能若与妙观察智相应,即是荷泽宗所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若与虚妄分别相应,即是黄龙死心禅师所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灵峰宗论》卷三之二“答湛持公三问”论云:
知见立知,祸门也;知见无见,妙门也。若不达能所性空,妄计心外有法,此知即名不觉;若达心外无法,能所不二,此知即名始觉,亦名妙观察智,亦名无尘智。此智从本体起,还照本体,虽复自照,实无能照所照,以达无二体故。名字位中直用此智,念念体达心外无法,法法唯心。不论时劫,不论功用,至金刚后心,永断生相无明,始觉合本,称究竟觉。[15](P569)
众生以知为实,所以沉沦妄想,流转六道;诸佛达知性空,所以不随妄想,不堕三界。众生妄计心在身内,法在心外,不达能知所知,俱不可得,此即是“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若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能知所知,俱不可得,即是“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下手工夫,正是要起知,知于知体之外更无余法,了达知为假名,其性是空,不于知上安立实法。


  四、识与智不二


  依六识所生的妄想,为“识”:依六识所生的妙观察智,为“智”。识与智,其实都是六识的功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以三门差别来辨智、识之相:
谓不论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但令了达心外无法,则无碍相,故名为智;若妄见有种种境界碍相,所谓若生灭碍相、若自共相碍相、若不生不灭碍相,即皆是识也。又若必藉根境作意三事方便和合,方得生起,则名为识;若无事方便,性自神解,乃名为智。又若不达唯心,妄见有相可得,则名为识;了达唯心,能知相不可得,则名为智。以证自觉圣智境界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出不入,譬如水中月故。如此分别,令人转识成智,皆需因语辨义,不可随言取义也。[16](P260)
第一差别相,从所观而言,若知意识所缘诸法,生灭不停,即是因缘和合而生,并无自共相可得,生灭即是不生不灭,即是智;若以种种境界为实,执有生灭、自共相、不生不灭相可得,即是识。
第二差别相,是从所生起而言,若必藉六根、六尘、作意三事和合,方得生起,即是识;若无须因缘,性自神解,即是智。
第三差别相,是从能观而言,若不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妄见有相可得,即是识;若达诸法,唯心所现,体即是心,能知相亦不可得,即是智。
智旭更以真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义来观妄想无性。《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卷第二云:
惑乱妄法,全妄即真,随缘不变,离一切相,故非事物;不变随缘,即一切法,故非无事物。……唯佛乘人,唯心直进,观察妄想无性,心外无法。意识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则意亦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由此无漏妙智,熏于第八藏心,使无漏种日复炽盛,则有漏种新者不生,旧者消灭,至纯净位,转为大圆境智相应心品。是谓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譬如吐酒得醒,见屋不转;停捏不劳,见一真月;翳病既去,华处本空。方知妄乱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体,实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识未转依时所能亲证,必离一切妄想分别乃契会耳。[17](P206)
妄想分别,为因缘所生,自性是无,亦无生灭;所以全妄即真,虽随缘现起,而其体性不变,离一切相,故非事物。妄想自性虽无生灭,不变不动,然空不碍有,又不妨随缘现起一切法,故非无事物。若能观察妄想无性,意识不与我法二执相应,即转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第七识不与我法二执相应,即转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由此无漏妙智,念念熏于第八识,使无漏种日渐增长,至纯净位,转为大圆境智相应心品。
观此六识,又有藏、通、别、圆四教不同。《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五述大目犍连观意识圆通云:
观此意识,是因缘所生,无常无我,即藏教意;观此意识,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因缘即空,是通教意;观此意识,因缘假名,能成十界种种因果,是别教意;观此意识,本如来藏,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即圆教意也。[18](P614)
藏教所观意识,因缘所生,分析方空;通教所观意识,因缘所生,体之即空;别教所观意识,空不碍有,十界性相,因果宛然;圆教所观意识,为如来藏功德显现,妙觉真识,遍于法界。


  五、结语


  以八识来说,前五识智慧昧劣,难以作观;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作用又极其微细,凡夫难以觉知;而意识作用明显,众生的迷、悟、升、沉之业都是由意识所造作,又因意识能知晓诸法名义,所以止观须以六识为所观境,兼复进观八识。止观所依的意识,并不是常人的妄想心,而是与妙观察智相应之思慧。意识若与别境中慧心所相应,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即妙观察智之所依。所谓灭六识,只是灭与六识相应妄想的现行和种子而已,而非灭六识之心体。
参考文献:
[1]大正藏:31卷[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2]大正藏:31卷[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3]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4]卐续藏经:2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5]卐续藏经:8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6]卐续藏经:2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7]卐续藏经:2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8]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9]大正藏:31卷[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0]卐续藏经:26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1]卐续藏经:98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2]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3]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4]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5]大藏经补编:23册[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6]卐续藏经:26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7]卐续藏经:26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18]卐续藏经:2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本文原载于《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