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晚,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黔浙文化合作论坛——贵山论坛”第八十八讲在书院勉学堂如期举行。论坛汇聚了黔浙两省阳明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浙方以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研究员、副会长钱明研究员为代表,黔方以我校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庄勇教授为代表。双方代表以“王学:黔浙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题,在人文学院张明副教授的主持下开讲。

讲座伊始,我校校长郑强教授致欢迎辞。他谈到大学之根本和学校对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支持;随后,郑强校长向吴光和钱明两位先生颁发了中国文化书院的聘书。张新民先生代表书院向浙方赠送了中国文化书院主办的《阳明学刊》刊物。

论坛中吴光先生介绍了浙江阳明学研究发展现状,他认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是“儒学重镇、文化典范”,祝愿我院办得更好更大。吴光先生将王阳明学术分为三部分,分析了阳明学的当代意义,指出王阳明是浙黔交往的桥梁。
钱明先生从蔡元培、竺可桢和马一浮三位先生联系到了王阳明,并展开到了浙黔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
张新民先生的讲话环绕两个关键词而展开:一是苦难时代与个人抱负,他以王阳明、刘宗周、孙中山、竺可桢、马一浮等先辈学者们的治学精神为例证;二是文化不古、国家就有希望,只有把文化建设好,人格挺立,国家才有希望。
庄勇先生将我校阳明学研究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重点介绍了以张新民教授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希望借助本次论坛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我校阳明学研究的水平。
在互动环节,浙江学者洪永铿和王翼奇先生,我校学者王良范、周感芬、杨军昌、李红毅、夏保国、王进等先生,分别就阳明学及其研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学生代表结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向在场专家进行了问学。
(作者 王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