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耕森“‘大道和生学’内涵概要及其创立因缘”学术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 2015-06-05 浏览次数: 248

    2015515下午,受贵州大学文科讲坛2015年第11期、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山论坛”第92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溪山论道”第43期共同邀请,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主讲“‘大道和生学’内涵概要及其创立因缘”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及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罗同兵博士主持,中国文化书院研究人员及我校研究生、本科生近百人参加。 

    讲座中,钱耕森先生指出: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和平进程,今年又是抗战胜利70周年。自己在十几年前第一次提出“大道和生学”理论,认为,“和”就是天下之大道,讲究人人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印度时,也将“和”理解为“天下之大道”。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和”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钱耕森先生认为,“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在中国古代的史学名著《史记》中,明确讲到了国家之间“和合”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始祖尧帝和黄帝之间就是“和”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和传统与中华民族的性质相符合,“和”文化理念是与生俱来的;中华民族从来就爱好和平,“和”的目的是万国安宁,也就是和兴万邦。 

    从思想史的演变角度看,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的太史——史伯,开创了“和生学”。根据研究,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任司徒。史伯在与他讨论西周的命运时,最早提出了著名的“和实生物”说,回答了万物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哲学问题。概括称之,即为“和生学”。

    史伯的思想论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春秋初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管子受到“和生”思想的影响,明确提出:“和乃生,不和不生”;二百多年后,中国文化的两位代表人物——老子和孔子,也在继承史伯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孔子传承了史伯的“和同之辨”,并将其发展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老子的贡献,在于最终建成了源于史伯的“和生万物”说,并创建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博大精深的形而上学体系,即“道生万物”说,或“大道和生万物”说。简而言之,即为“大道和生说”。

    “和”,主张以和平、和谐的方式去谋求发生与发展,反对以争斗、暴力、战争去解决问题,是为可持续发展。该说主张,“道”为天下之母,是事物的源泉;“和”作为天下之大道,代表万事万物的规律;道有系统的体系,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感情上,是人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人的感情的最好寄托,与万物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源泉。 

    在其中,“大”即是“道”,“平”就是平衡;平衡就是“和谐”,和谐产生万事万物;和能生万物,不和则不能生。在上述两点中,第一点是阴,第二点是阳。老子继承史伯的观点并得以具体应用,庄子则认为阴阳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两则结合得以生万物;“和”不是简单的总加,而是阴阳交通得到;这并非信仰问题,而是“纪”的问题;“纪”就是“纲”,也就是规律,将阴阳结合提升到规律的高度;将阴阳二气提升到了“纲”、“纪”的高度,是庄子对世界的贡献;保持融合的态度,“和”的高度保持了,就得到“大道和生”的宗旨;“和”,则得以生万物,不“和”,则不能生万物;“和”则产生正能量,不“和”则产生负能量。因此,“和生万物”是一种正能量。

    “大道和生学”的意义,可概括为和谐性、时代性、科学性,符合客观规律。它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人类社会也普遍存在,揭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教育观、健康观、幸福观和道德观。因此,“大道和生”用以刻画和谐,在当今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得以使用,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具有很高的国际价值。 

 

文: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图:张洪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