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院长张新民出席贵阳孔学堂2015(乙未)年祭孔仪式

发布时间: 2015-09-28 浏览次数: 280

    2015928,孔子诞辰2566周年之际,贵阳孔学堂2015(乙未)年祭孔仪式、中华吟诵推广中心揭牌仪式暨“开笔礼”在贵阳孔学堂隆重举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出席上述相关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岳麓书院、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凤凰网等学术重镇及媒体代表共同向全球华人群体发起倡议,于928孔子诞辰,遵从传统仪轨,吟诵经典、起兴舞乐,共同缅怀先师孔子。

    贵州省文联主席、文史馆馆长顾久先生,贵州省文明办副主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常务理事朱文东先生,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蒋星恒先生,国际儒联普及委员会副主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理事会秘书长侯楠女士等出席。 

贵阳孔学堂公元二零一五(乙未)年祭孔大典准备开始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右一)出席 

    省内外专家、学者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刘金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汉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田文军,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学者白井顺,首师大中华吟诵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吟诵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笃文,贵阳学院教授、贵州省阳明学会会长王晓昕,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史光辉,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导唐昆雄,贵阳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周建新,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贵州省朗诵学会会长戴青,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少先队红领巾国学辅导员吴非,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六盘水诗词楹联学会理事王安义,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南雅诗社社长唐定坤等参加仪式。

    孔子后裔代表、孔子第75代裔孙、贵阳市人大代表、贵阳市水利局原局长孔祥忠先生,乌当二中、贵阳甲秀小学、达德小学、花溪区第二小学的学子代表,以及贵阳市教育系统的教师代表、面向社会征集的市民朋友,以及中央、省、市级媒体,凤凰网、贵阳孔学堂网、多彩贵州网等媒体朋友们参加活动。

敬献花篮

行大揖礼

    上午9时30分, 随着200名学生吟诵《礼运大同篇》,参祭人员就位,祭孔大典“行大揖礼”、“尚飨”、“敬花”等各项仪式依次展开。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蒋星恒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国际儒联普及委员会副主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理事会秘书长侯楠女士代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孔学堂) 国学研究院、研修中心、中华文明研究院,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向大成至圣先师敬献花篮。

献花

蒋星恒先生恭读祭文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蒋星恒宣读祭文;“献舞”仪式举行,64名佾生们排成八行八列,右手执羽,左手执籥,随着中国宫廷古老雅乐,为祭孔仪式献上行云流水般的八佾舞。“八佾舞”为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中华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礼”的最好诠释;全体参祭人员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大揖礼:拜,兴;再拜,兴;三拜,兴。 

“尚飨”(瓜果敬献孔子)

“献舞”

    上午10时许,贵阳孔学堂中华吟诵推广中心揭牌仪式和“开笔礼”活动举行。首师大中华吟诵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先生,吟诵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笃文先生,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少先队红领巾国学辅导员吴非,率领表演古诗文吟诵:《爱莲说》、《论语》。

古诗文吟诵

候楠女士、徐健顺先生为贵阳孔学堂中华吟诵推广中心揭牌

    上午10时20分,贵阳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开笔礼”活动举行。“开笔礼”为中国古代极为隆重的典礼,俗称“破蒙”,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三个重要礼仪(开笔礼、成人礼、婚礼)之一,是对少年儿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破蒙·启智·立德”旨在激励同学们“立大志·树品格·尊道义,学传统·明伦理·促和谐”。

拜先师

拜先师

    仪式第一项:正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

    仪式第二项:拜先师。参加开笔礼的领导、来宾、老师、同学起立,面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行“三拜三兴”礼。一拜,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兴!二拜,祝愿孩子们尊礼明德,兴!三拜,祝愿孩子们志存高远,兴!

    仪式第三项:朱砂启智。张新民先生、顾久先生、朱文东先生、蒋星恒先生、侯楠女士等为同学们“开智”。在中国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发奋读书。

顾久先生为孩子“朱砂启智”

候楠女士为孩子“朱砂启智” 

    仪式第四项:学“人”字、写“人”字。古人云:“人生聪明识字始”,“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意在人和人之间要相互支撑,互助互爱,顶天立地。儒家的核心思想早已做了注解,将“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最高境界。同学们原地盘腿坐下,写出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字——“人”字。

写“人”字

写“人”字

    仪式第五项:送祝辞。顾久先生为小朋友们送祝词,希望小朋友“好好做一个人”,要“知、情、义”,能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仪式第六项:授“开笔礼”证书。张新民先生等为孩子们颁发“开笔礼”证书。

    仪式第七项:许愿。孩子们依次将写着自己心愿、对师长祝福的许愿卡放到左右两边的大鼎中,预示着自己的美好心愿必将实现。

出席嘉宾为孩子们授“开笔礼”证书

孩子们将许愿卡放到方鼎中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础,今天的开笔礼是同学们开始学习、走向成功的起点。愿今天的开笔礼能成为同学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树立远大理想,迈开阳光的步伐踏出精彩的人生!”

    随着仪式主持人的祝福,公元2015(乙末)年贵阳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开笔礼”主题活动圆满礼成。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综合贵阳孔学堂网、多彩贵州网现场直播报道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