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将入驻孔学堂

发布时间: 2015-10-13 浏览次数: 182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 庞爱忠 摄影 陈恒)10月11日下午,校长郑强及副校长宋宝安、总会计师谢田凯在孔学堂召开现场办公会,明确入驻孔学堂时间,部署贵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力量在孔学堂的定位。郑强强调必须做真、做实、做好与孔学堂的合作。

    据了解,我校将成立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入驻孔学堂研修园13号楼,届时将成为我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人文学院将安排部分文史哲专业研究生进入学习,人文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等学术力量将以科研项目的形式进入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13号楼附近集聚了武汉大学(孔学堂)国学研究院、中华书院学会(孔学堂)国学研究中心、岳麓书院(孔学堂)国学研究中心,我校的入驻意味着孔学堂的环境、历史资源和政策优势与贵州大学的研究、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的充分结合。

    现场办公会上,人文学院陶渝苏教授汇报了入驻楼宇的文化提升方案,校国资处、审计处、设备处、中国文化书院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郑强在讲话中指出,贵大入驻孔学堂,必须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要到位,文科学院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入驻孔学堂作为文科发展的新起点、新平台,把贵州大学建设成入驻孔学堂高校的标志性、示范性高校。二是领导要到位,做好组织机构建设,充实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三是建设要到位,在文化提升的形式上注重简明和节俭,同时要注重把文化品位和文化定位结合起来,突出贵州特色和贵大元素。四是目标要到位,制定贵州大学入驻孔学堂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以学术氛围、学术内容、学术目标特别是学术人才凝聚贵大在孔学堂的人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突出贵州特色、民族特性和优秀特点,发出贵大声音,树起贵大旗帜。希望把贵州大学建设成入驻孔学堂高校的榜样、标杆,做实学术研究,多出科研成果,积极发挥贵大在孔学堂的文化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丁龙】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