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上午,贵州省“佛教文化助推贵州发展座谈会”在贵州饭店举行。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军主持座谈会。省政协民宗委主任龙德芳、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出席会议。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罗同兵副教授参加。

刘晓凯在会上指出,佛教文化助推贵州发展,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探索健康养老事业,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开展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知行合一,论起来、干起来;要研究成立 “佛学文化研究学会”,将僧界与学界的互动交流活动开展起来。
班程农指出,宗教具有信仰性属性的正能量、文化性属性的正能量、社会性属性的正能量,能为助推贵州发展做出贡献;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构建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佛教事业,加强佛教团体自身队伍建设和注重团队管理;宗教事务部门要做好服务,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忙必帮;要使贵州佛教文化与各项事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贵州的跨越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座谈中,省佛教协会会长释心照、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妙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通植、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释祖定等,从不同角度谈到佛教界怎样为当代贵州发展作出贡献。贵州大学哲学系张连顺教授谈到,要理性理解佛教的文化性信仰和超越性信仰。贵阳市委党校吴道军副教授讨论了佛教文化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与贡献。罗同兵副教授以贵州大学池田大作哲学研究所为案例,展望了贵州佛教学术研究发展为当代贵州佛教文化智库的前景与条件;认为,佛教文化智库将为贵州佛教文化在新时期继承发扬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农禅并作的优良传统做出贡献。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吴军在总结时指出,当前我省佛教寺庙共有237座,有信教群众80万人,辐射影响的人数为300多万人;近年来,全省佛教力量对于贵州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下一步,在我省进入“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佛教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学界紧密联合,为贵州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罗同兵 综合贵州统一战线网报道 图: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