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假说—演绎法’”学术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 2015-12-05 浏览次数: 166

    20151129下午,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共同承办的贵州大学文科讲坛2015年第42期(人文学院“溪山论道”第49期、中国文化书院“贵山论坛”第97期),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道德教授主讲“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假说—演绎法’”,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仁厚教授主持。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及本科生和硕士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仁厚教授对陈道德教授进行简单介绍,感谢陈道德教授来到贵州大学进行学术讲座,希望参会同学能珍惜这次机会并认真听讲。陈道德教授表示,自身主要是做逻辑学的,但是这次讲座如果仅仅讲述逻辑学的知识似乎并不合适。因此,此次讲座将以逻辑学的知识为基点进行扩展,着重讲述科学研究活动中“假说—演绎法”,希望对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从事科研活动有所帮助。

    讲座中,陈道德教授指出,论文选题确立的过程,往往是假说提出的过程;选题出现之后,再通过演绎归纳的方法去验证选题的正确性。他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同学们生动而清晰阐释了科学研究中的“假说—演绎法”,包括“假说—演绎法”的概念,及其形成和验证过程中的内容和特征。此外,陈道德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作了认真解答。

    讲座最后,杨仁厚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假说—演绎法”需要以下几步:第一步是在被动或主动中陷入;第二步是在疑境中发现疑点;第三步是提出假说;第四步是预测和推演出有关事实的观点;最后一步则是用事实说明观点。讲座内容体现出陈道德教授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十分系统,让人印象深刻;突出的特点在于密切联系讲座参与者的实际情况,使听众受益匪浅。

 

图文报道: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人文学院研究生会 付前进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