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话:走进王阳明的思想世界——“阳明学研究”系列文章之一

发布时间: 2016-03-04 浏览次数: 196

张新民

    题记:二0一五年,应《当代贵州》编辑部开设“阳明学研究”专栏之邀请,余遂每月撰一小文,前后历时一年,撰文共十二篇。惟刊物提供篇幅过小,文字多遭删节,未免不感遗憾。兹陆续全文刊出,或可供世之爱好阳明学者哂正焉。

 

    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了朱子之后理学发展的又一思想高峰。他的心学思想的形成以贵州修文龙场的大彻大悟为标志,开始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学术观点。最有创造性的良知学说,如果追溯其前后渊源,其实也发端于修文龙场。从龙场悟道开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开始在不同的地域传播,最终席卷大江南北,影响日本、韩国,远播欧洲、美国,不仅在中国儒家文化内部成为与朱子学并埒的一大思想学派,而且也是东亚文明最能代表深邃生命体验和直观智慧的哲学理论,迄今为止仍在以积极的身影参与现代性思想文化的讨论与建设,以活跃的恣态步入国际文明对话的队伍或行列。

    由于王阳明悟道的地点在龙场,心学思想形成的地点也在龙场,而龙场悟道与心学思想的形成又预示了自十一世纪以来便己有长足发展的“理学”理论形态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又出现了颇具时代节律脉动特征的新走向,因而修文龙场历来被中国学者视为心学的“祖庭”,上世纪90年代又被日本著名学者冈田武彦誉为王学“圣地”。世界各地的阳明学仰慕者都以“朝拜”龙场为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不仅显示了心学长期持续不断发展的学术魅力,而且说明了良知学说对于人类寻找安身立命之道的重要。人们追寻阳明心学之路就如行走在追求真理之路上一样。而走进已化为久远记忆的龙场悟道的历史性现场,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阳明充满人间关爱情义的精神世界。

    阳明思想学说的核心,乃是如何完善或成就人的德性生命。而完善或成就人的德性生命,如果借用传统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圣贤。与西方上帝观念支配下的“道成肉身”不同,中国文化认为每一个现实社会的人,都可以通过积极刚健的进学修德,步入至善至真至美的“圣境”,也就是所谓的“肉身成道”——生命存在与创生不已的形上天道的完整合一。“肉身成道”与“道成肉身”不同,是人在历史文化中的超越理想的奋勉实现,而非彼岸天国世界上帝的眷顾或召唤。它的本体论依据就是人人均有的良知,代表人性高贵和庄严的一面。实现良知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成圣成贤的过程,不仅人人均能做到,而且反映了中国文化一贯坚持的成德发展方向。因此,良知学本质上就是实践之学,不能仅限于理论形态的探讨,必须活化为人的生命行动。而所谓走进王阳明的思想世界,其实即为走进自己的良知世界。只有采取以心印心的方式来认真加以阅读,我们才能理解或读懂一个活的充满精神情趣的王阳明。

    王阳明的思想当然并非仅限于良知学说,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说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严肃对待和讨论的话题,尽管争论商榷者颇多,但继承发展者也不少。他的宇宙观、生态观、经学观、本体论、中和论、礼乐论、亲民说、狂狷说、博约说等一系列思想,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熠熠生辉,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与他一起沉思对话,转化今天从事思想文化建设的活态资源,丰厚华夏民族已有数千年积累的精神宝藏。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表面深奥难懂,实则质简易朴实。因为他的思想言说对象并非只是传统的士大阶层,而是整个士、农、工、商社会。王门后学也多积极从事“觉民行道”的人间秩序建构活动,即使“愚夫愚妇”也是他们开展“教化”工作必须考虑的对象。心学思想扎根于人人均有的本心本性,能够直入神髓打动人心,深入良知体会意义,也必须是平实的实践的,而非抽象的晦涩的。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任何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即存在即超越的生命意义,领悟即工夫即境界的存在价值。即使极平常极普通的责任伦理行为,也能维护人的庄重和尊严,促进社会的完美或完善,乃至融入宇宙天地大化之中,感受大化流行与生命创造合二为一的人生喜悦。

    走进王阳明的思想世界,即是走进他的生命旅途。与他同处于一境界,在人生“求道”、“悟道”、“行道”的艰难道路上,感受他所遭际的痛苦,分享他所经历的喜悦;与他一起领悟超越的信息,体验良知的温暖,鼓舞奋斗的勇气,强化动心忍性的增益力量。

    阳明一生兼有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的不朽功绩,尽管心学的播衍总是显得时显时晦,与之相应的评价也有褒有贬,社会时代的吊诡式变迁和文化心理视角的错位常常令人感到啼笑皆非,但众多聚讼纷纭的评论,以及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不绝如缕的学派绵延传承现象,仍足以证明阳明不仅是属于历史的,更是属于现在和未来的。而我们之所以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目的则是为了重新寻找契理契机的思想对话与学术发展方法,从而更好地树立卓荦的人格风姿,建设人类安身立命的美好家园。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