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成立 贵州大学相关人员参加成立会暨理论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6-04-11 浏览次数: 165

    2016410,“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 在贵阳孔学堂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并召开理论研讨会。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致贺辞。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共同为“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揭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部门负责人,省各高校负责人及入驻孔学堂各院校的教授与博士生参加上述活动。

    何力副省长与孔学堂负责人向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及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以及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钱明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复旦大学吴震教授、贵阳学院王晓昕教授等近百名全国阳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共同见证揭牌仪式并出席理论研讨会。

揭牌仪式现场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未教授受聘研究院副院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在理论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陶渝苏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清教授,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助理陈艳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专兼职研究人员邓国元、刘荣茂、张明应邀参加。

副省长何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为研究院揭牌  

    副省长何力与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向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及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研究院设院长一名,副院长数名;秘书长一名;学术顾问若干名,由国内外阳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学者担任。

何力副省长为徐圻教授颁发院长聘书  

    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表示,成立研究院可充分挖掘和发挥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从中吸取思想养料,创新社会心态问题研究,寻找解读、解答、解决当今社会各种心态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探索建立心态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晚清重臣张之洞嫡孙女张厚粲教授受聘研究院顾问。她在成立仪式及理论研讨会上表示,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是讲人天生具有良知,能分辨好坏,因此不仅要激发个人良知,而且要知行合一,培养和发挥每个人内在的善;阳明心学是心理学很好的思想资源,希望两者融合后,使每个人都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得以推动和促进。

  

省领导为研究院杨未副院长等颁发聘书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指出,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优势,王阳明在贵州参学悟道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在这方面要再做深入探索。成立“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充分挖掘和发挥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从中吸取思想养料,创新社会心态问题研究,寻找解读、解答、解决当今社会各种心态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探索建立心态学,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行动和务实举措。

    当天下午,理论研讨会围绕阳明心学、当代社会心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展开深入探讨。省内外知名学者吴光、钱明、胡竹菁、谢立中、吴震、杨国荣、李承贵、李桦等专家分别从阳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研究当代人的心态问题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阳明心学中的宝贵思想财富,可为解决当代人的心态问题提供路径与方法。

揭牌仪式现场

    “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立足阳明心学研究当今社会心态问题在国内尚属首创。研究院将搭建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纽带的平台,实行“机构开放、内外联合、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的运行机制,以“竞争聘选、定期评估”为动态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将遵循开放性、流动性和国际性,以及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整合资源,注重创新,彰显特色,致力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阳明学与当代文化、当代科技手段等相融相通,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对接到社会生活中去,组织开展一系列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活动逐步推出一批学术和研究成果为构筑贵州精神高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理论研讨会现场

    据了解,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阳明心学研究、当代社会心态研究、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等。研究院将秉承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以“当代社会心态研究”作为重点学术发展方向,拟定一批课题,从阳明心学出发,立足当下,关注现实,尤其是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各种心态问题,着眼现实社会心态问题的解析与应对。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综合孔学堂网、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消息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