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孔学堂夏季论辩大会举行 贵大-孔学堂研究院应邀参加

发布时间: 2016-06-20 浏览次数: 72

    2016618上午,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年孔学堂夏季论辩大会在孔学堂明德厅举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立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祯人三位学者以“‘心性之学能否解决现代人心态问题为论题展开激烈论辩。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徐圻教授主持论辩会。贵州大学-孔学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陶渝苏、副院长张清参加。

2016年孔学堂夏季论辩大会在孔学堂明德厅举行

  许燕:知行脱节是当下社会的普遍心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

  目前中国出现的一个普遍心态问题是知行脱节。很多人有道德的认知,但是无法去做道德的行为。例如现在的年轻人,他们都能讲出大道理,但是在上则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阳明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对这一现象的解决有借鉴意义。从个人修养层面,王阳明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道德榜样,他教会人们如何从自律中实现善的人格塑造,把统一起来。然而社会心态强调的是多数人的心态,即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这提醒我们不仅要重视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育,也要重视法治层面、国家层面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谢立中:统一良知共识,有利心学解决现代社会心态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立中

  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包括心态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治理人心。从这个层面看,阳明心学对于当代社会是具有启发意义的。阳明先生告诉了我们,怎么样通过一套功夫去发觉和认识心中的恶念,排除这些恶念并让良知显现,然后通过知行合一让这个良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行动指南。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人对于善、恶、是、非并未建立统一的共识,若没有共识,人对于良知与恶念没有明确区分,人心则乱。因此在治理人心,端正人心的问题上,首先要建立端正的标准,标准建立了,才能有利于我们运用阳明心学解决各种心态问题。

  欧阳祯人:现在的社会心态问题就是文化问题,必须回归经典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祯人

  现在的社会心态问题就是文化问题。中国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途径:一是必须保证社会公正;二是世世代代的家风、家教;三是必须以经典为伴。而学习经典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心性之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学问,从经典上来讲,首先要学《尚书》和《周易》,这是心性之学最原本的大意;再来就是《论语》《中庸》。因此,今天我们讨论运用心学解决当代社会心态问题,也是在警醒我们必须要回归经典,在经典中找寻人生的道路和社会发展的经验。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徐圻教授作总结发言

  论辩会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徐圻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说,心性之学能否解决现代人的心态问题,本质是一个的问题,既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的问题。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让其能为今人所用。

 

图文:贵阳孔学堂网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