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编者按:“2016中国·贵阳(修文)第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之际,由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修文县委、修文县人民政府、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承办的“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活动为国内媒体首次组团沿王阳明生活轨迹,对“阳明文化”进行系统主题报道。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历史系张明副教授参加此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从2016年10月14日起,《贵阳日报》推出“知行之旅·发现阳明”系列报道,同时刊载张明副教授“阳明文化”系列文章。现原文转载。
君子亭为纪念阳明而修建 图片来源:《贵阳日报》微信公众号 2016年10月25日
生活困苦 不灭成圣之心
张明(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龙场悟道是思想史上的转折性事件,它对中国和东亚世界的影响且深且巨,用“惊天动地”一语来形容,绝不为过。
1508年春,王阳明带着三个仆人,历经三个多月时间,跋涉四千多里路途,终于从浙江老家到达了贬谪地贵州龙场驿(今修文)。
五百年前的龙场,与今天相比是另一番情境: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蛇虺出没,瘴疠遍布。更让人绝望的是,龙场驿虽名为驿站,却无房屋、无粮食、无兵卒。王阳明与三位仆人立即陷入绝境之中,等待他们的是饥饿、疾病和死亡。
为了生存下去,王阳明必须解决居住、粮食和医药三大问题。首先,他带领童仆在灌木丛中搭建一个草庵,草庵低矮,高不及肩,且不避风雨,实难居住。不久,王阳明发现小孤山脚有一个天然洞穴,于是主仆四人转移到洞穴中生活,居住得以解决。
其次,龙场驿并无官府的粮食供应,王阳明和仆人只好采集野菜充饥。他还向附近的少数民族同胞学习耕种技术,亲自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和蔬菜,逐渐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
接下来是如何医治疾病的问题。由于长途劳顿和风雨侵肆,加之水土不服,营养不良,三位仆人相继病倒。王阳明不得不精心照顾他们——他上山采药,下河提水,打柴伐木,熬药煮粥。为了仆人高兴起来,王阳明还给他们讲笑话、背诗歌,甚至唱家乡的越曲,使他们忘掉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苦痛。
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立即呈现出来。那就是“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王阳明从11岁就立下圣人之志,他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终无所得。只有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王阳明年谱》中的经典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而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默记五经之言以证之,靡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王阳明是从《大学》“格物致知”四字悟入的。具体来说,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就正心,“致知”是良知。这就将朱熹向外求知识而达圣人之境的道路,一变而为阳明的通过向内正心而求良知以达圣人境界的道路。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从龙场搬到龙岗山东洞,他将此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他在洞中聚徒讲学,方圆数百里学子前来请教求学。阳明洞无法容纳学生,龙场少数民族群众于是帮助王阳明修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等。王阳明龙岗书院的讲学远近闻名,引起贵州官员的重视。贵州提学毛科、席书邀请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第二年(1509),王阳明应邀到贵阳讲学,正式提出“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大旗最早在贵州高原树立起来。
王阳明离开贵州后,一生所到之地,随处讲学,培养王门弟子无数。《明史》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阳明心学从贵州走向大江南北,最后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影响东亚世界五百年。1904年,经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十分感恩阳明先生,特地派出皇家代表团前往贵州阳明遗址凭吊。阳明学大师三岛中洲赋诗立碑,以表海外之敬意。诗云:“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