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04月3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曾江 赵徐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 赵徐州) 4月29-30日,“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文化走廊专题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以“古苗疆走廊”(苗疆文化走廊)问题为中心,倡导从多学科角度深入研究与讨论西南地区的历史交通线路及民族走廊对地域、民族社会间的关系及影响。据主办方介绍,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背景下,需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审视西南地区在新的国际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关注古今西南地区的“通道”和“走廊”与地域、民族社会及国家的关系、相互影响过程和空间性关联等。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阶段,与会学者分为六个会场围绕一系列议题展开研讨,包括“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西南文化走廊,国家、地域与民族社会,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文化建设,古代交通与民族文化走廊,西南旅游文化产业,青年论坛等议题。
本次会议由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历史文化学院)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共同主办,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省人类学学会承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民族学刊》编辑部、《民族论坛》编辑部、香港城市经营研究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