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贵州大学教师培训班“微型教学设计(BOPPPS)与演练教学工作坊”专家团队成员参观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原副院长龚晓康教授,贵州大学教师工作处办公室主任郑贤莉陪同参观。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台湾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王秀槐教授以及武汉轻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首席培训师张胜全研究员等专家团队成员,在龚晓康教授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中国文化书院孔子铜像、“贵山书院”石刻、尹珍塑像,体现书院做人为学理念的“学规”石刻、反映中国文化美好理想的“礼运•大同篇”石刻,以及勉学堂、游艺轩、励道楼、合一亭、涵远读书楼、仁文厅等处传统文化设施与陈列。
专家团队成员一行系应邀出席由贵州大学教师工作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举办的“贵州大学2017年教学单位教学分管领导及骨干培训班”。培训班于4月27日在双馨园会议室开班,为期两天。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红蕾、教师工作处处长史勤先、教务处处长邓朝勇、台湾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王秀槐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学校39个教学单位(中心)的教学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等106余名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教师工作处副处长梁方毅主持培训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常务副校长王红蕾致辞。指出,为进一步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本次培训班特邀王秀槐教授以及武汉轻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金牌培训团队联袂支持在我校举办的“微型教学设计(BOPPS)与演练教学工作坊”。该培训模式是一次难得机会,是学校在推进“走出去”的同时,又“请进来”的成功做法。同时,也是各学科在教学法上相互交融,老中青教学骨干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参训教师要珍惜机会,自觉转变角色,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班级学习和讨论中来。主办单位要强化管理,严肃纪律,确保参培教师能全身投入,力求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教师工作处处长史勤先表示,参加本次培训班的骨干教师代表了我校教学工作的最中坚力量,这对于我校教师培训是一次有力的尝试。希望将本次培训班做成次全校性的老中青传帮带教研活动。同时,要求参训老师必须全程参加,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班培以原理讲授+实际演练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个人展示+成果共享的形式,通过实作与演练开启参训者教学设计上的新视野,能设计目标明确、使学生参与投入与有效总结的课,以成为具有卓越教学效能的好老师。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教师工作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