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出席乡贤文化与当代教育学术会讲

发布时间: 2017-06-01 浏览次数: 106

    据人民网2017年5月26日以“立足文化公益 传承乡贤精神:记江南书院乡贤文化与当代教育学术会讲暨江南书院国学研究院落成仪式”为题报道,4月28日到5月1日,乡贤文化与当代教育学术会讲暨江南书院国学研究院落成仪式在江阴市江南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4位学者、乡贤代表参加了活动。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先生受聘为国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北京大学暨山东大学张祥龙教授、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同济大学刘强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陶广正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文辉教授等48人受聘为书院学术委员并参加了活动。

    在会讲中,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指出,乡贤文化虽然有草根性、乡土性,但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以道德安身立命的根本精神,代表了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的文化秩序。社会不能被政治权利完全覆盖,还应该有文化秩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做人的文化,儒释道三教都是以人为本的,儒家对人的理想是成贤成圣,尤其重视人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强调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这在当今社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指出,乡贤文化本身凸显了有德之士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当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好的社会风尚,尤其需要青年一代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和担当精神。

    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教授指出,乡贤文化植根于乡土和家庭,凸显了中国文化重德育的传统,而现代中国教育的变迁过程中,体制教育逐渐丧失了培养道德、文化情怀的能力,这一使命可以寄希望于书院等教育模式。

    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基于史料为乡贤和乡校进行了正名;其他与会学者香港中文大学邓立光教授、同济大学刘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以及民间学者李俊明等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与时下一般学术会议不同,此次会讲中学者们不宣读文稿,而是直接就主题阐发见解,进而讨论切磋。与此同时,三百多位青年学生聆听名师论道,并有现场请教的机会,故而更能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怀。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根据人民网报道整理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