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上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副司长王慧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宋宝安,校党委副书记杨伟民,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杨勇,以及学校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东盟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下考察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在书院前院,许涛一行听取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负责人有关书院内外传统文化设施与陈列情况的汇报,考察了象征中华传统文化“仁爱、中正、和谐、正义”精神的孔子铜像以及体现贵州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的东汉时期贵州教育文化鼻祖尹珍塑像、贵州大学前身清代时期“贵山书院”石刻,参观了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及孔子嫡传后人孔德成先生所题写的书院院名匾额,体现中国文化书院为学做人理念的“学规”、反映中国文化美好理想的“礼运•大同篇”石刻。

在书院勉学堂、励道楼、仁文厅等处,许涛一行听取了关于毛泽东主席为贵州大学亲笔题写校名、胡锦涛主席多次视察学校并关怀学校发展的情况解说,听取了关于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在书院勉学堂参与师生读书会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贵州大学百年办学历史及人才培养的充分肯定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王阳明的思想与业绩勉励学校师生的情况汇报;了解书院研究人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作为,以及书院涵远读书楼所收藏中国文化典籍及其利用、学校师生利用书院环境与设施开展文化传习与国内外文化交流等情况。

考察结束,校党委副书记杨伟民向许涛司长一行赠送书院新近编辑出版的大型连续学术辑刊《阳明学刊》、《人文世界》。许涛司长一行与陪同考察人员在书院大门合影留念。

另据贵州大学新闻网报道,7月25日上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在行政楼报告厅作题为“教育对外开放新发展、新情况、新举措”的专题讲座。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王慧,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坚出席,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省内38所高校相关领导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宋宝安主持讲座。

陈坚在致辞中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对贵州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东盟教育交流中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陈坚表示,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竞相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教育部新一轮学科评估的重要内容,学校会抓住机遇,进一步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

许涛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教育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上的新发展和新举措。他说,近年来,人文交流、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随着国家加快培养“五类人才”和双向留学趋势的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作用凸显。

许涛结合近年来教育智库对各国教育发展趋势的数据分析,总结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势,进一步介绍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未来重点推进的七大举措,并结合贵州教育的发展,深入解读了教育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他希望贵州各高校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积极开展教育和学术对外交流与访问。许涛还对各高校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贵大新闻网记者 肖媛 图:张洪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