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一行来校调研并考察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发布时间: 2017-08-10 浏览次数: 238

    2017年8月7日中午,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党委副书记郑强率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发展联络办公室、地方合作处、团委、档案馆等部门负责人一行10余人来校调研对口支援工作并考察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副校长金道超等陪同考察。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何茂莉及书院办公室人员在书院大门外迎候浙江大学来校调研考察领导一行,陪同考察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各处文化设施和文化陈列。

    在书院大门外,贵州大学原校长、浙江大学郑强副书记向莅临考察的浙江大学各位领导介绍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与和谐精神的孔子圣像、展现地方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的贵州文化教育鼻祖尹珍先生塑像以及见证贵州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学校前身“贵山书院”碑刻。

    进入书院后,郑强副书记又带领客人参观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张新民教授亲自拟定的中国文化书院十条学规及台湾中华新文教协进会、台湾贵州同乡会特意捐赠的“礼运•大同篇”石刻,考察书院庄严肃穆的学术讲堂“勉学堂”、体现中国文化轻松活泼逍遥自在一面的“游艺轩”、作为书院学术研究中心的“励道楼”及以琴棋会友、体现修身为己艺术境界之地的“琴轩”,参观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气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以及贵州大学校训“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相结合与统一的“合一亭”。

    在取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书院会客与文化交流之地“仁文厅”,郑强副书记向浙江大学其他领导详细介绍了仁文厅的文化陈列与内涵,讲述了三代国家领导人与贵州大学的渊源以及对贵州大学的关怀。参观考察结束,宾主在合一亭前合影留恋。

    另据贵州大学新闻网报道,考察结束后的当日下午2点,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工作座谈会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贵州省教育厅巡视员代其平,贵州大学校领导陈坚、宋宝安、王红蕾、金道超等出席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主持座谈会。

    吴朝晖在座谈会上表示,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携手合作、坚定走过了16年。贵州大学在国家对西部教育振兴的重大机遇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学科布局、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巨大跨越,体现了两校多年合作的成果。80年前,浙江大学西迁来到贵州遵义,与贵州结下不解之缘。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是浙江大学的责任。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站在对贵州人民共同感情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发展的现实需求,有重点地制定合作战略方向;进一步梳理重点任务,重中之重在于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希望进一步建立常态机制,使双方的合作继续再创辉煌、共享发展、共同进步。

    陈坚表示,衷心感谢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贵州大学的真情帮扶。对口支援计划实施以来,贵州大学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浙江大学的对口帮扶。浙江大学对口帮扶贵州大学所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教育,对贵州大学寄予了极大期望。有了浙江大学的帮扶,贵州大学的发展更有底气、更有标杆;希望双方进一步携手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将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对口帮扶工作做成东西部高校合作的典范。

    代其平在座谈会上指出,贵州大学要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的主动对接,争取有新动作、新亮点,要抓住发展的重要机遇,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学科、资源、队伍、科研优势,成为思想库、智囊团、服务器,帮助和带动市州高校同步发展。

    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王红蕾汇报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情况和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对口支援计划启动以来,浙江大学先后委派2名学者担任贵州大学校长,有力地推动了贵州大学的发展。特别是郑强教授担任校长的近5年,贵州大学面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组新建学术组织,学术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浙江大学通过“对口支援博士计划”“质量工程”等项目,帮助贵州大学优化师资队伍。同时,两校在联合培养本科生、互派干部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王红蕾表示,希望两校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希望浙江大学加强对贵州大学学科平台建设的帮扶,开展浙江大学优势学科对贵州大学特色学院及特色学科的重点帮扶,强化双方人才交流,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博士专项计划”和“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


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助理 彭涛 贵大新闻网记者 庞爱忠  图:张洪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