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韩阳明文化交流研讨会中韩专家纵论阳明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17-08-18 浏览次数: 435

    2017年8月18日,由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韩阳明文化(贵阳)交流研讨会在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举行。来自韩国各相关高校及机构,来自中国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阳明学研究中心,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贵阳学院、贵阳孔学堂、修文县以及贵阳市黔阳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新华社、人民网、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贵阳日报、贵阳电视台等30余家中央及省市媒体的朋友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对话交流的形式,为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

    贵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石洪先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贵阳市政协副主席、民进贵阳市委主委杜正军先生出席并向韩国学者颁发阳明文化贵阳国际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聘书。来自主办单位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的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宋青介绍与会嘉宾及会议概况。

    韩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有:韩国阳明学会会长、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所长、哲学教授、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金世贞先生;韩国阳明学会国际学术理事、西江大学客座教授、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郑宗模先生;韩国阳明学会涉外理事、江原大学教授朴吉洙先生;韩国阳明学会研究理事、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金润璄女士;韩国阳明学会信息理事、公州大学客座教授郑和顺女士;韩国阳明学会会员、全北大学客座教授李妍静女士;韩国圆佛教思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韩国阳明学会会员朴成浩先生;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助教、韩国阳明学会总务干事赵智善女士;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助教、韩国阳明学会信息干事辛珠熙女士。

    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主要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先生;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贵州儒学会会长、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新民先生;贵州省阳明学会会长、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阳明文化园顾问王晓昕先生;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余怀彦先生;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专职副院长、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史光辉先生;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张明先生;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王进先生;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戴建伟;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学堂阳明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秘书长周之翔、贵州省孔子王阳明儒学文化思想研究会秘书长曹玉翔,以及贵州省修文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贾长远、修文县文联主席李小龙、修文县新闻中心主任宋安辉、修文县史志办主任胡光胤先生等。

    韩国阳明学会国际学术理事、西江大学客座教授、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郑宗模先生主持大会主题演讲。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先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最近在读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书籍。在读的时候,发现其实它是认识王阳明的一个很好的视角。想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

    第一,什么叫做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一个新的心理学派。这个心理学派他们认为在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宇宙。每一个人的实现要跟整个世界的意义联系起来,超越自身,具有一种高远的情怀,于是这批人就倒过头来到东方来寻求相关的智慧。就是这么一个背景。比如大名鼎鼎的马斯诺他就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过渡性的,而更高的是超个人的或者超人本的心理学。他说这种心理学是让人重新神圣化,重新精神化的心理学。这是关于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

    第二,它为什么会产生在那个时代呢?因为那个时代刚好西方的所有的年轻人,特别是是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所有的嬉皮士,有什么特点呢?怪诞的发型、奇异的装束、荒唐的集会、放荡的性行为等等。他们反正统、反文化、反体制、反权威、反价值、反学校、反城市、反主流、反政府。他们口号是“一切开放什么都好”。当时的人叫他们“垮掉的一代人”,也许在这么一个背景下面,人们反思过去,当我们人类自我的解放,解放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灵魂该往什么地方走?心理学家他们过去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老强调个人的解放,从神那个地方出来,结果他们发现垮掉一代,于是他们倒向东方寻求一些思想的资源。还有一些背景,比如学科的背景。詹姆斯很早提出超个人概念,大名鼎鼎的荣格提出超个人的潜意识。此外,向佛学、易经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自称为心灵的朝圣。此外还有技术的背景,比如那个时候的置换器,能够把人带进一个超世界的境界。此外还有科学,比如量子力学、相对论,他们狠狠粉碎了从19世纪以来人们奠定的笛卡儿和牛顿的世界。量子到了最微小的时候,再也测不准。于是人们找不到出路,他们回到了东方的思想。这个超个体的心理学具体有什么内容?有一个人叫萨迪其讲了很长一翻话。他们强调终极的价值,强调人的敬畏心,强调个人游的宇宙的意识。强调人进入审美以后的巅峰的体验。他们强调日常生活怎么让人变得神圣化。这叫超个人心理学。

    当我们把超个人心理学跟王阳明心学做比较的时候,有三点可以做比较。

    第一,在入门之初可以感悟和领悟到人和宇宙之间的合一、相通,这样实现超越小我的大我。

    第二,每一个个人如果要体验和感悟必须有一种超越性的动机。王阳明先生把它叫做立志。如果没有一个超越的对象,就不会有一个超越的认识和超越的境界。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我这个地方随便举例子:一个是我读《形而上学心理学》这本书里面提到,超个人心理学不但超越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超越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一般的人性,是以宇宙为中心,试图消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外界与宇宙的分离,大家大我的境界。另外还强调人要有宏大的宇宙观,把自己试为宇宙观的小小的分子。其中包括的冥想和静坐,提高自身的高度的敏感性。我们想到孟子:孟子说天地宇宙是善良的,所以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人要知天,具有天明的人就是具有天觉的人等等。如果做成一个比较我觉得挺有意思。

    第一点是不离开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里面寻找美和神圣感。第二点是特别强调自我自觉的体认,而不是书本上的背诵和考试。第三点是强调了静坐与冥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达到的目标是我跟非我、主和客两个体制间的融合。天和人之间的合一。我给大家引述一段话:“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积极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的精神传统和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间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肯·沃尔波。“心灵层是人最内在的自意识,与宇宙的终极实在认同时候的意识状况,是意识唯一真实的状态,所以叫做宇宙的意识层”。这个层面我跟非我的界限打破了。从而达到了东方哲学中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的心理学长期以来主张主、客二分,从而把我跟非我、心灵跟宇宙人为分开来。而他们提倡的超个人心理学,通过冥想、修炼就是力图克服这种主客二分,从而让心灵的分化转变为主体意识的统一。这是他们想达到的境界。我后来看一看觉得挺有意思的。冯友兰先生谈到人生四大境界,最后一个境界是天地境界,刚好跟这个境界相应。此外他的学生96岁北京大学的老学者张世英先生也讲了四个境界,最后一个境界叫做审美的境界,这个审美境界有什么特点?知觉的体验,另外超共力的思维。

    第三,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这个境界以后,人就进入人类最高的审美的境界。

    最后我想下一个结论,我觉得一定意义上说人是非常渺小的,但是超个人心理学却能让人顶天立地崇高活下来。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的。我记得海德格尔有一次上课讲亚里士多德讲了三句话:他生了下来,他工作过,然后他死了。一个人如果从历史长河里面来看,也许三句话都是多余的。但是超个人心理学让每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充满高昂的审美的价值观。同样的道理,我觉得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想达到这么一种人生的境界。

    韩国阳明学会会长、韩国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所长、哲学教授、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金世贞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去年第一届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我们参加了。今天我们有幸参加第二届会议,我自己非常荣幸,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我是2002年第一次来到贵州,来到这里参加阳明文化有关的会议。到去年为止,阳明文化节我都参加了,我们与贵阳学院也有合作,我们也参加了第二届的知行论坛。在这个过程中,我代表忠南大学的儒学研究所,以及代表我所在的阳明学会以及贵阳学院签署了战略协议。去年和今年都共主办了知行论坛。这应该说是我们的成果吧

    去年贵州省生态文明论坛的时候,我也是演讲嘉宾,刚巧我也参观了我们的文献中心,也参加了我们第一届阳明文化的论坛,有幸成为了外国特聘研究员,我从去年10月开始,一直与这边有工作的合作。一起收集共享阳明的文化资料。这种交流与合作一直会延续下去的。贵阳和我们的文献中心应该会成为阳明研究的圣地,有关阳明文化所有的资料都会在这里找到并且得以研究。其实并不仅仅是资料的研究,它可以成为一种媒介,成为与韩国、日本、地球其他的国家,与他们有关研究阳明的人,成为一种桥梁,共同去解开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我觉得我能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非常荣幸。

    刚才说过我15年前第一次来到贵阳,我研究阳明学大概有25年,我回顾了一下,为什么在知行合一观点起源地的贵阳,15年前我来到这里为什么会研究阳明呢?我觉得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阳明学所具有的思想和内容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物,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所以我有幸来到贵阳和专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面临很多时代的问题,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消费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新自由主义等等,我们的社会有很多的概念,我们现在通过科技的文明,人类可以从疾病和痛苦中摆脱。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经历了很多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人与自然的矛盾等等。在中间自然的生命损伤很大,也给我们人类带来痛苦。因此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解纷。从这个角度来看,阳明学这个思想或者理论体系,刚才说过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物和老古董,可以对今天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方法。

    我一边是研究阳明学,还会研究生态哲学和环境哲学,我试图把这些环境哲学与阳明学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欧洲、西方的环境哲学与阳明学不一样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我觉得能够解决一些世界生态文明的危机。我想简单说一下我最近研究的成果。

    首先,众所周知阳明学天地万物一体说,西方的近代文明是机械论支配一切。比如存在物,比如自然,是没有生命的一个自动的机器的东西。从机器中我们去看自然,所以这个机器当它破坏的时候,人不会有愧疚。但是阳明的天地万物一体说认为,宇宙都是一个生命体,从这个角度出发解释这个东西。因为是所有的生命体,所以人不能去破坏自然。还有人是天地万物的“心”,西方的环境哲学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以人为中心的。它说人有内在的价值,自然有对于人有用的一种道具工具的属性。自然的意义不是单纯的,对于人来说仅仅是一种工具,但是阳明学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心”,这个“心”是什么心?是痛苦的中心,应该是疼。比如自然的事、物、生命造成破坏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痛。这就是良知。所以我们要去关爱环境,这个环境就是自然,包括其他国家的人和存在物。不是跟我们无关的,应该是等同于自身的损害,它的损伤应该是关系到我的疼痛,所以我们有责任去关心关爱它,需要这种实践。我觉得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知就是疼痛。因为疼所以需要其他人其他的存在物去关爱它。这就是行。第三个是知行合一实践的部分,从西方的环境哲学来看,集中在知的问题上,比如怎么看待自然。

    但是阳明学不是仅仅就“知”的问题,而是它要从苦难和痛苦中解救其他的存在物,怎样挽救和补救自然的损伤,这是实践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学与西方自环境哲学有不同点的。这些不同点应该是能够解决或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比如我们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个方向,我觉得这些不同点可以解决一个方向。仅凭阳明学解决时代问题不可能的,我们用现代的观点去重新解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问题,我们要共同合作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的文献中心今后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也期待文献中心可以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我们的阳明学者要共同参加到这个宏大的责任、工作当中,共同解决时代问题。

    贵州省阳明学会会长、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阳明文化园顾问王晓昕先生在演讲中表示,非常荣幸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这儿发言。我的发言题目是:在四个纬度上致良知。这不是标新立异,这仅仅是我自己为我自己学习阳明学提供的一个视角。如果这个视角能够得到诸位认同的话我很高兴。我重点讲最后一个维。

    第一个维度的致良知,叫做时时致良知,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是做到未发和已发,做到发而终结之合。这个是时时致良知非常关键之处。善变恶变在方洪之间如何致良知?我就不一一展开。刚刚发生的时候,就把它去掉了。这叫时时致良知。

    第二个维度的致良知,叫做处处致良知。这个是一个空间概念。怎么样处处致良知?他讲了很多,最为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在这种境况下面这种空间维度上致良知,是最困难的,最难以做到的,最能够考验一个人真假,一个人是否知行合一,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致良知。也不加以展开。

    第三个维度的致良知,叫做事事致良知。这里面王阳明论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事事致良知里面包含有事无事都要致良知。无事怎么会包含事事致良知?这就是一种非常辩证的抽象思维。无事之事乃为最大的事。所以事事致良知里面关键之处就是有事、无事,无事包含在致良知里面。

    我下面想重点谈一下最后一个维度,叫做人人致良知。这个维度跟前面三个维度在时空关系上带有综合性,也涵盖了前面三个纬度。我这里有一个副标题: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王阳明强调: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物一体者也,生命之困苦苦读,不知五生之疾痛,无是非之心则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而不学”。良知不分圣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这里面包含人人都需要致良知。为什么?就是因为良知之在人心,天下古今之所同”。“仁之君子,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个意思是他后面写作大学问里面开篇的思想,人人致良知,是晚年把致良知提高到至高的境界。超越了过去格物致知只在于士大夫、帝王之学的境界。这是阳明学之所以超于程朱理学的概念,上升到天地万物一体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诉诸人与天地万物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现在这么一个热词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一下。如果讲的不对,可能模糊的地方大家加以纠正。

    “一”就是共同体的意思,此共同体是涵盖天地人三才的。我们讲人类共同命运体就局限于人类,要把它视为涵盖天地人三才。视天地人为一个共同体,人类命运离不开天地万物,且以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不是仅仅局限于人类。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人类共同命运体,首先要找准一个区别,如果局限于就不好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区别。首先前者以仁,以符合天地之心为依据的。后者是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欲为出发点的。所以二者根据不一样。第二点,前者以良知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后者是以物欲的满足和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第三,前者以天下包括万物、众生之苦了为自己的苦乐。这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基准。而后者是以极端的利己主义来欲示天下。二者的区别在这儿。前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后者以天地万物为自己获取利益的对象。所以看来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王阳明、理解了孔子,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才能关怀天下。才能怀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理想去构建和实现理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与佛教、道教也有不同。我在文章中做了很多分析。

    回到王阳明,王阳明提出这么一个影响以后,他甚为感叹,他当时认为到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他有这么一个话:除了真有担当者,能把天地万物当做为自己一体的人,谁能理解孔子的一番天地之心呢?至于乐天之命的人,当然做到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中庸》两句话,体现当时对这个问题发自的感叹和担忧。如此的圣人理想不是仅凭孔子和王阳明个人可以完成的。务必要唤醒天下人。所以王阳明说:“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我们分析王阳明的伟大的理想,就是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在世人不可以理解他的伟大的理想时,他认为他的理想是梦。王阳明的梦,他把他的梦称之为“仆之狂病”,他希望天下有志之士都可以来实现这一共同理想。不过王阳明更突出了人,人是这个梦当中的核心和大同的本质。这样一来只要人人都来参与这个事“致良知”。他的狂病就可以痊愈,梦想就能实现。他在这个丧心之患终于得以免除大同一计,岂不快哉。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在这四个维度的致良知,时时致良知、处处致良知、事事之良知、人人致良知,实现天人万物一体之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之间的关联。

    韩国阳明学会涉外理事、江原大学教授朴吉洙先生在演讲中表示,关于王阳明思想的现代化以及方法,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考察王阳明思想中情感的问题,也就是“情”的问题,怎么样从现代的视角去重新解读?其实各位专家也知道,王阳明的研究非常多,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致良知等等,研究已经非常多了。我的硕士的论文也是阳明,博士也是研究王阳明。我一直在研究怎么样把阳明这个思想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好像觉得很容易,但是其实严谨从学问的角度把中国哲学让它现代化,然后让它从学问的角度去做成一个体系的话,还是有难度的。说是说的容易,从学问的实践中去系统地论述还是很难的。我说三点:

    第一,王阳明的关于情感的理论。大家都说这个很重要,但是这个为什么重要呢?我觉得关于这个论文很少。基本上都是关于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这些部分的,而没有关于情感的。王阳明理论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程朱学派的,我觉得情也是很重要的,情的问题在王阳明思想内,去读、去解释很难的,王阳明情感论我整理了一下,我觉得在中国哲学史中所遗漏的部分我看看能不能补充一点,很难展开讲。但是我觉得四德、四端,从表的思想严谨解读可以重新发现王阳明情感论,还有独创的思想“生至未现”。儒家都批判它,但是这个思想第一次比较正面的接触的是,是赵明敦,从程朱理学排除了,王阳明是继承了他的学说,我们把它看成是程朱的异端吗?还是认为是本性进一步扩大呢?这个性不是生物学的“性”,而是《周易》说的“生生”所概括的更心理学、更广阔的意义。我是想从哲学方面解读研究,然后再看看王阳明思想的起源。我觉得这样看可以发现王阳明思想的“情”。

    今天中国也好,全世界也好,有一个大的学问就是融合,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这种学问是一个大趋势。在这里被排挤在外不可想象。以前是各个细微的领域,为了区别它,各个学科都是细分研究的。但是现在各个领域的学科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去整合、融合研究它更为重要的,这是大趋势。所以王阳明“情”的问题,把它现代化的时候,最需要相关领域是什么呢?我最近几年一直研究这个,还没有写出一个系统的论文。我觉得至少两个领域要联结在一起:一个是道德心理学,另一个是情感,有关情感的哲学。比如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部分必须融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王阳明的“情”,结合一起看的话,王阳明“情”的思想应该是我们以往所了解的“七情”以及与这些的关系都要去研究。特别是王阳明思想中最关注的是,乐是人心的本体,从人的心来揭示乐的时候,乐是情绪上、情感上的,这是人的本体。朱熹和程朱学不可能这样理解。这个“乐”是什么关系呢?王阳明思想确实没有进一步解释,但是有关的说明是有的,要把它现代化,要区别“情”。我们只能是依托现代的学问,比如深层的“情”方面的“乐”,和一般感情的“乐”,这两个“乐”之间的关系,比如阳明学这么说的。父母去世了我很悲痛,但是我大哭一场地话心里会爽快。父母去世因为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在那里,所以我肯定会感觉到悲痛。但是情绪利用适当的话,比如大哭一场心里就开朗了,这不仅仅是道德的事,是心里情绪功能的。比如解决这些问题。王阳明以前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局限在道德的范围,要扩大到心理学的方面。

    第三个是王阳明哲学与程朱学没有的功能。最具有代表的是“智”与心的治愈功能。王阳明哲学有三个模式:不是追求理论的知识。就像前面演讲者所说的是“行”的哲学。思辩理论从这种知识角度去看是看不到的,应该从知行合一的“行”的角度去看,知行合一重点我觉得是“行”。所以王阳明哲学的和不同方式与朱熹是不同的,是行动的模式,运动感觉的模式,这个在哲学方面没有研究。比如行动方面的研究。朱熹的哲学并不改变,思辩的哲学是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中间没有发展,一直持续下去。朱熹的哲学是不会变的,但是王阳明哲学有人说变了三次、五次,有人说时代越发展越会变。也就是人在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对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是理论性的,是感知性的。所以王阳明总是在变,所以我们在研究王阳明哲学的时候,方式和角度需要有改变。时间关系我只能这样讲了。

    还有王阳明哲学刚才所说的功能是心理治愈的功能。我觉得不仅是这么说,而且是我们要具体研究王阳明思想与现代的治愈,去完善王阳明思想中缺失的部分。治愈的功能怎么样用现代的话解释?这样就是一种现代化。我仅仅用一个“情”来解读王阳明的思想。

    我特别喜欢王阳明的哲学,所以一辈子就研究这个,希望不仅是中国、韩国会交流,我觉得这个学说我们要让外国的学者,甚至是外国的老百姓去理解、去接受,所以我觉得王阳明三个功能必须得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宣传的,而且必须用现代的话去重新解释它。这样的话才能是把中国的王阳明思想世界化。

    在圆桌对话环节,金润璄、张新民、史光辉、余怀彦、朴成浩、郑宗模六位嘉宾就现场与会者的相关思考及所提出问题进行对话。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贵州儒学会会长、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新民先生发表演说,表示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包括韩国的朋友和贵州省的同道一起讨论阳明的思想和现代性发展的问题。

    先抛砖引玉先讲两个问题:第一阳明的核心思想以及它的方法论是什么。第二阳明思想资源如何能够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发展、现代性的转换?阳明的核心思想或者它的中心的问题意识当然是成圣成贤。圣贤是人格形态完善一个象征性的标志。阳明一生无论是龙场悟道之前或者龙场悟道之后得要解决人格完善的问题。让生命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合理的安顿。发展方向有人格完善有一个本体论,什么是成圣之间的本体论,以及这个本体论是与生命相关还是无关,是内在于生命之中?还是外在于生命之外的外部世界?假如内在于生命之中,是不是和外表的世界打通?打通之后是什么境界?在方法论上应该怎么去尝试和实践。我们假如看一看龙场悟道可以看见,阳明那一套方法是孟子的发展,就是必须尽心、知性、知天。心代表人最大的一个主体性,我们要找一个生命存在的内在的一个精神性的东西、一个主体性的标志,当然还是“心”。当然心是不是可以与性相连?尽心一定知性。知性一定要进入形而上的层面。这个尽心知性有和天道相同,人是与之分化出来的。心、性、天,三位要打通。但是我们往往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我们往往知心而不知性,知性而不知天,怎么识别?作为开悟的体悟的方法,我们怎么去证论这个东西。阳明是非我的,也不是不关真我的气调,所以是用减法,一层层的剥落。比如我们的意识是不是真我?念头是不是真我?意识后面有潜意识,潜意识是不是后真我?潜意识后面是不是还有人存在的最本原的世界?一层层用减法剥离出去的。上一次我们国家纪委书记王岐山说,你讲的这个方法就是归零,零不是一个空洞,零是意识的后面,在一层层剥离的自我的后面可能也一个真实的自我。阳明就是这样的方法,一层层进入最深层的生命。把握最本原的自我,本原的自我知性知天,就是宇宙论也是道德论。宇宙论的生生之道就是人性生生之道。良知之生生不息就是宇宙之生生不息。

    因此从尽心知性通到天、通到宇宙,开出一个万物一体的境界,叫做非分别之致。在悟道的空间当中没有空间和时间,就是认识事物的形式已经分别了对象化了。反过来还有一个向度。就是天道下管到人心,人心会乏用,通过意识、潜意识等等活动,一定要指向对象的,由一个对象的世界,从这个对象世界发生观念的时候才有认知行动和情感活动,这个时候有了对象,这叫对象的分别致。无分别致是根本致,本身就有的。但是无分别致是本原的。这样的方法是实践论的。我们现在讨论一个问题,讨论阳明学的时候,我们怎样像阳明一样有开悟的经验,可以合为宗教体验式的经验。西方也有,包括基督教,胡塞尔等等的经验学也接近开悟的经验。这套经验是要通过实践的工夫,就是要开出工夫论来寻找真实的自我。而寻找真实自我是永恒的话题。认识自我才是把握自我,把握自己才能战胜自我,把握自我才能把握外面的客观世界。阳明这套学问牵涉到本身,宇宙本体同一的本体。进到知、终结的情感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和意识活动怎么和对象发生关系?然后建构伦理世界,伦理世界和人性、心、意识活动、四端观念的。

    我们在良知的世界里面还会一心开二门:道德门、认知门。我们生活世界需要伦理,不可能没有伦理,需要道德,有一个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开出一个情感的方向和认知的方向,把情之义打成一片,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一套系统在中国文化不是通过外部现象观察的,和西方的心里学不一样的。靠证悟的。阳明是生命体现实现成圣成贤,他用了同样的方法去启发。启发你的本心让你意识在意识活动念头后面还有本体的真实的世界,那个才是自己,帮助你做成事。无非是本体探险出来,就像宇宙生生、良知生生,要社会化。这个社会化也包括制度的建构、伦理制度的建构等等一系列问题。

    阳明那个时候面临的人格问题,同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阳明那个时候已经功利化了,人异化了、知行不合一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更复杂,过分的功利化的问题很严重?怎么样把阳明的思想转化为现代人所用?我觉得可以嫁接西方的文化资源。我们回过头看阳明当时的发展,实际上是把儒释道打通,建构自己的理论世界和实践世界。由阳明往前追,追到“二程”、张载等等。我们可以下大胆的断言。阳明是吸收儒释道三家发展出来的新型的形态。我们面对这样的时代考虑,是不是把西方的吸引进来建构?和西方学比较,和古典哲学的比较。特别是刚才顾久先生讲的心理学的问题。心理学我们强调,心理学在西方文化拿到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注意是在作用层面上嫁接起来的。因为心理的活动在西方已经在意识中包括潜意识,已经在意识层面启用的层面。归结到无心无用的本体,西方没有到那个形态。意识的“体”是什么?中国文化是有一个体的,意识有一个正的本体,这个本体是和宇宙万物打通的。所以西方没有形而上的关怀。我们睡眠中的意识活动,也在启用,虽然是不自觉的。是一个什么状态?怎么才能使本来面目?我想我心之体。还有罗尔斯总结心里学的经验。他坚定不移相信心善所。就和中国人从孟子、孔子以下到程朱等等完全相通的,基本上还是外部的观察,因为他从行为现象用知识论的方法把握性善论。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开通一个方法,在某一些方法做科学的观察。而且还可以和其他科学结合,比如量子理论等等。上一次王岐山关心量子论,专门讲。宇宙有一个隐蔽的秩序,也有显现的秩序。隐蔽的秩序我们人类没有掌握到,展开的已经构成了世界。我们的生命也有一个隐蔽的秩序,也就是良知的心之体,一定会转换我们外现的行为。而外现的行为一定要有秩序感,要建立制度、社会秩序等等。这个秩序一定和内在的潜在的规范性的秩序相通的。归到最后是内外打通,我们的心性和秩序同外部打通,然后上下也要打通。上下内外打通,上下合一、内外合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而这个完整的生命建构的世界才是完整的、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世界。我们全面安顿人的精神价值和情感、宗教体验等等,都和生命内在的需要对应的,对应是两个世界,也是内在生命价值的世界,从而不断的感受。

 

    韩国阳明学会国际学术理事、西江大学客座教授、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郑宗模先生在演说中表示:我博士论文是北宋的儒学,是陈明道的思想。王阳明思想的联系性是有的,看《传习录》里面有对陈明道思想。比如陈明道很多文章里和论言里都有关系。他们的关系我一直关注这个也在研究这个。今天我只说两个观点,一个是陈明道和韩国的阳明学者他们的一些关系。

    霞谷先生是朝鲜17世纪学习、研究阳明的韩国的著名阳明学者。韩国儒学和中国儒学的关联性,我也想说。为什么这种关系重要呢?关于儒学研究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东方儒学研究的方向、趋势,在东亚的层面去研究儒学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中国、韩国、日本在里面,还有香港和台湾也包括在一起,东亚地区的儒学史的研究,正在形成一个整合、融合,融合研究的倾向是一个趋势。阳明研究中心、韩国的阳明学会,还有江汉阳明学术大会等等,韩国、中国、日本之间的学术交流,正在逐渐的增多。这种国际的事业、国际的交流,不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研究,整合几个国家的研究,才能使阳明的历史和精髓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更加可以去探讨和研究。在东亚层面去讨论阳明时,我们远在朝鲜时代,我们很多学者往深里研究的话,从比较的角度已经研究了。从陈明道的思想和霞谷的思想我感受到几百年前已经有比较的研究了。霞谷是直接继承了王阳明的思想。但是霞谷先生的文集里内容我们看的话,对王阳明不仅有对王阳明的论述,之间北宋儒学或者朱子的一些观点,都是有很多的记载,丰富的记载。

    所以联系我讲的这个主题,霞谷这些论述中有哲学意义的一些内容,刚才朴吉洙老师也说过,关于情感的内容也是有的。在这种方面河谷、郑其道先生,对思想层面、万物同体、天人合一、形而上、形而下融合、一体等于的论述都有。当然他是通过阳明来继承的,但是也有从陈明道的思想里,也很深刻去理解了,然后用他的语言去论述这样的思想。霞谷、郑其道的思想起源是什么?什么样的部分继承王阳明的?什么部分有继承朱子的呢?都有的。刚才像我说的从陈明道他的阳明的思想,也有一部分是源于陈明道。我从三个角度想揭示一下陈明道与郑霞谷思想的连关性。一个是本体论、形而上的侧面的理论。不是二元论,是一元论。从这个想法,是从陈明道到王阳明到霞谷先生,继续传递这个过程我在研究。还有对世界的构成,道体的活动性、理的活动性。霞谷先生和阳明都有共同的理解。所以道体的侧面,道的本原的层面,比如说理的流行和“正”的活动。在我们前面显现的道的层面,从陈明道也好、王阳明也好、霞谷、郑其道都是强调这一点,霞谷强调:“生、理”,生生不二的生,用这样的概念去解释道体的活动性。郑其道的生、理这方面的受陈明道的影响非常大,陈明道特别是对《周易》的理解非常有深度,《周易》形而上的层面,河谷先生是继承了的。

    第三个想说的工夫论,也是有陈明道的影响。当然王阳明的影响也有。但是陈明道的定性说,霞谷先生解释非常有深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陈明道与郑霞谷的关系。王阳明再到霞谷时代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中国儒学相关性方面,我们要从这样的层面去,从宏观的角度再去研究阳明学的话会有帮助的。除了这个主题以外,朝鲜时代也有很多主题关于阳明和儒学的。我想的是中、日、韩在儒学里面内在的脉络和交流关联性等等,我们往这个三国的关联性研究的话,当然贵州的阳学包括在里面。我们在贵州的交流也好、韩国的阳明学也好,我们要从连关性方面用宏观的角度看,会不会对二十一世纪的研究和发展有帮助呢?我是这样想的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余怀彦先生在演说中表示,很高兴参加一年一度中韩学者的阳明的聚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就叫:王阳明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高峰。

    我为什么写这么一个题目呢?是因为大家知道霞谷有一句有名的话,就是中国没有哲学。他认为孔子的时代他有一些语录或者是一些道德方面的一些指示或者是思想。但是从孔子以后整个中国的所谓的哲学家都是注释家,天天在注释孔子哪一句话什么意思?比如学而时习之,是每天都习,还是搁几天习一次,还是一年习一次。我认为这个解释是很错误的。但是我们不能空口说白话。我们要拿出有理有据,我们今天不是讲文化自信吗?首先是哲学的自信。没有哲学的自信就没有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没有中国儒学的自信,也就没有中国的自信。所以我已经是年近八旬了,我做一点小小的题目,我有一定的经验。

    我首先学三个人:第一个人是董仲舒。是汉代人。这个老兄,汉武帝曾经很重视他,专门找时间给他讨论哲学,讨论各种社会问题。但是汉武帝后面并没有采用他。而且很不高兴,要把他赶下去当小官,最后也有一点落魄。我们去参观,最后家实在是太不象话了。用我们现在的标准来说,比我们五十年代住的还差。但是这样一个人,并不影响有哲学体系。并不影响他是一个哲学大家。我做了一些很粗浅的研究,但是这个老头,实际上就像张载所说的那样,并不因为自己倒霉了就不干了,或者发牢骚,他要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所以他构成了一个很完整的,某种程度上有一些影响的哲学体系。

    他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天”,这个天是什么东西?是最高的神,各君之首。天又把下面委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天子”。天子又是社会的首领。整个构造按照这样去建构他的哲学体系。而且他非常有意思,认为自然界一切,我们讲的春夏秋冬都是有含义的,春天代表奖赏;夏天代表惩罚;秋天代表在制度上进行规划;冬天就不好了,冬天就是老天爷发怒了,说不定要开杀戒了。老头想的很天真,而且认为人类社会都是按照所谓的“三统”“第一统是黑色,第二统是白色,第三统是红色。按照他的理论,清朝就是黑色,国民党时候就是白色,共产党是红色。他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和社会各方面的体系。我试图解读这个东西。

    我们下面讲朱熹,封建专制社会把朱熹抬的很高,其实他并不快乐。他曾经当过皇帝的老师,但是只当了五十多天就被赶走了,所以他建构了一个体系,也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东西。

    第三个讲王阳明,王阳明体系来说,是和前面两个体系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前面两个一个讲“天”,一个讲“理”,都是比较外在的,没有个体的主体性,王阳明把外在的能动性转变为个人的主体性。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从封建专制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换的关键点。我这个东西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是一个刚刚开始的理论。希望大家多批判指正。

    韩国阳明学会研究理事、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金润璄女士在演说中表示,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韩国阳明学的境况和我最近研究的内容。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能够邀请我们,而且这个交流会非常具有意义。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图书馆的时候,我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的文献,而且可以看到韩国的文献。这方面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韩国阳明学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对韩国的阳明学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了,大家提到了霞谷郑其斗,而且韩国我们称之为霞谷学派,以这个学派为中心进行了研究。霞谷学派可以代表韩国的阳明学,大家可能知道朝鲜时代阳明学传入到韩国,1775年以后,霞谷学派在朝鲜立足。而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阳明学相关的哲学性的文献大家可以看到,但是霞谷学派的学者以知行合一思想为基础,想到怎么样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方面做出很大的关注,而且进行了活动。不光是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关注的。而且相关的著作非常多。与此相关跟其他学派进行了活跃的交流。所以以现在为基准的韩国阳明学的趋向,是以韩国郑其斗为中心,挖掘其他的学科,跟这些人对阳明后学进行对比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比较多。现在研究的趋势就是霞谷这样的人,能够接受阳明学,当时朝鲜时代的背景,朝鲜时代的程理学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接受阳明学呢?当时接受阳明学的社会基础环境和背景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对霞谷学派的研究趋势有四个方向:

    第一是与朝鲜心里学研究的研究。第二个对霞谷学派哲学概括性的研究。第三霞谷学派与其他学派的联系的研究,第四个是怎么样加以研究和利用的研究。第四个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需要补充的部分。我最近研究是霞谷学派的活动和其他学派的连接的研究,我主要聚焦于近代的社会。近代社会传统性的哲学家,在传统的哲学方面对近代的文明进行了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韩国的特殊性在哪里呢?我们需要找到这两个课题的解决的方案。把它作为一个近代化的使命加以研究。所以跟传入学科进行了积极的交流。

    我是在近代时期的霞谷学派以及其他学派的交流与真假论为中心去研究。真假是霞谷学派不用阳明学的一些用语,但是把他的思想和精髓可以表现或者实践出来的理论。

    首先,真假论是从个人生长自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可以说,真假论说假的方面,可以说假是什么?有一个是假的意思。假是孟子说人义,当时的诸侯国人义。美化自己的活动。阳明说良知的本性是不可能从外面借的。“真”的意思是不能外借,是道德判断的个人主体性,真实性、完整性以为这个。从修养为基础,再去体会社会的层面。比如朝鲜的同步的阶层,借了朱子学的权威达到自己的权利斗争的目的,对此进行了批评。近代朱子学的权威依然是在此状态下,有一些人主张盲目地追随外来学问,也是批判这种的行为。近代时期的真假论,霞谷论的代表郑其斗做了很多的实践的问题。他们批判假、守候真。佛教层面当时受了日本佛教,近代的佛教是僧侣可以吃肉、可以结婚,这个主张是违背了传统的修养,这个是伪善的,是批判的。我们改革不是要追随外来的宗教,而是从传统的宗教体会认识它的本体,善和智慧,一直坚持这个才是真,才是正确的改革的方法,这些是霞谷学派,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这个学问当时是叫朝鲜学,我们现在说的是韩国学,主体性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文化的正统性是什么?是从近代时期开始的,以此为前提基础,朝鲜学的运动也是非常活跃的,所以我是关注这个学问。还有一个文化的正统性的问题有关联,而且是依然未解决的部分。所以今后我也会一直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史光辉先生表示,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跟刚才几位先生所说的有关系。就是郑其斗对阳明学的态度。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目?因为今天是中韩阳明文化的研讨,我自己在收集韩国的一些阳明学的文献,我想通过文献的收集,看看阳明学在朝鲜的传播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对我们现在阳明学的研究有什么借鉴的意义。

    阳明学在这个时期,朴和郑的阶段,经历了批判到接受的过程,而我们对于阳明学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批判与接受的过程。我们60、70年代对阳明学是批判,现在是接受。如何来接受?我想通过阳明学在朝鲜的传播发展,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另外一方面因为今天来了很多的韩国朋友,我也想通过这个交流会,向他们学习。阳明学的东传在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而在阳明学虽然在朝鲜、韩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在当时对于学者摆脱朱子学提供了一个通道,而且间接促进了朝鲜的实学的发展。一般我们认为阳明学在朝鲜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一个是初期的输入时期。第二是深化与批判,论辩时期。第三是实学的活动时期。以及早期改良派的阶段。在座的金世贞先生在这一块有深入的研究。2015年金先生在贵阳学报发表了,韩国阳明学霞谷郑其斗良知心学的文章,深受启发。刚才郑先生和金先生的发言都提到霞谷先生。我想通过文献材料的梳理,看看他们经历了什么过程。

    朴世彩和郑其斗是师徒。郑其斗是学生,学生从朱子学逐渐走向王学。代表关学的朴世彩认为阳明是结合孔孟之学,而且是妄改经典。郑其斗认为应该发展一种恢复古代实学为目的的实学。在这一点他认为应该要解决当下现实的问题,就有了这样不同的学术趋向,最后对阳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想他们对“知行”不同的认识。他们在心与理的关系,在格物致知、知与行都存在重大的分歧。关于这一点朴世彩认为孟子以道统,并寄于致良知。认为它是编译的经学,是一个异说。郑其斗对阳明有不同的看法和体悟,他认为在他书信里面说过:“致良知其本体之知而已”。他是坚信阳明知行合一的说法。他批判弥彦辉。他还说道:“知行也,良知也。”所以从这一点他并未受到老师的束缚,认同了阳明的知行合一,而且有他独到的阐释在里面。他们虽然是师徒,但是后来的走向完全不一样。这可能是当时时代背景造成的,朴世彩是代表一种官方,是遵从官学(朱子学),而郑其斗自己的学术趋向没有先入为主的排斥王学,所以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异同。比如谈到异同的时候,在答弥彦会书里面也有这么一句:“阳明自圣人之本质一体处为道…”。所以都有一体与分殊不同,这个他认为二者的区别只是工夫的入门和方式不一样。这点有清晰的辨析,而且他认为他找到了简单的正确的方法。同样都属于当时的少论派,一个是朱子学的卫道者的身份。一个是拍拖了束缚,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比较朱子与阳明不同之处,来结合自身的理解,对阳明学做出了独到的阐述。这推动了阳明学对朝鲜本土的发展。两者不同的理解,从侧面反映了遵从朱子官学的朝学和在野的儒者的差异。经过一个阶段论辩之后,慢慢阳明学得到了在儒者之间得到接受,后来形成了江华阳明学派。阳明学从输入、深化、论辩,经过实学派的活动,逐渐专项关注利用后生致用的实学,有利于朝鲜的王学。我想对于今天来说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韩国圆佛教思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韩国阳明学会会员朴成浩先生表示,我今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了。今天发表之前首先向大家讲一下我为什么学习了王阳明,特别是阳明学?

    我之前学了很长时间的佛教,有一天我在成济馆大学研究儒学的课程当中,我们教授讲到这么一个问题。佛教的各种问题,相关的答案有可能在阳明学找到。我长时间学习了佛教,但是我想知道阳明学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所以教授能够提及到阳明学,所以我在韩国读了硕士学位,来到北京大学,在张教授读了阳明学。我今天向大家共同探讨的题目是韩国阳明学者郑峡谷的生平和阳明思想。我选择这个题目的理解是下面几个。

    其实韩国的阳明学界长时间提到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阳明学、郑其斗是不是纯粹的阳明的学派?有一同的观点:第一个是朱子和阳明的冲突性。第二个阳明无派说。第三个郑其斗是纯粹的阳明学派。对此有各式各样的观点和解释的方法以及主张观点,但是我觉得认为第三个,郑其斗是韩国的阳明学派,是纯粹的阳明学者。这不光是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我制订这个题目的原因理由就是,基于对郑其斗生平的研究,所以我知道他的核心思想,为了证明他是一个纯粹的阳明学派,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我的博士论文题目也是这个。

    虽然有这三个观点,从阳明的良知观点来看,三个都是郑霞谷的主张。另外阳明右派说也可以说到这个理由。阳明学可以随时变换这三个观点,从良知的观点来看,都是正确的。我今天会讲到郑霞谷的生平。阳明“无善无恶体”,这方面向大家解释一下。

    四句教当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中韩学者进行了研究,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来说研究成果当中最有意义的成果有三个:第一个是金世贞提出的无善无恶之心之体无定形。郑教授无定型,中国的学者提出无执着性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无善无恶之心之体。无善无恶与善恶伦理的没有什么概念,表现新的原来的面貌。这样的话,霞谷将无善无恶之心之体认为是心的本来的面目,霞谷也是这样理解的吗?我们首先看一下《霞谷集》,没有针对四句教的论述。文集当中对善意和无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我们其中关注的是下面的这一句。“善恶无定形。霞谷的立场来说,善恶是无定型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善恶也不可以命名的。根据郑霞谷来说善就是本原的善。动于气而用于恶。我们动于气而做事的时候才成为恶。我们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个讲到动于气,这不是最早郑霞谷说的,最早是阳明说的。阳明说我们成人无善无恶,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做好、无有动气。所以阳明强调从无善无恶当中讲,不会气所动。郑霞谷所说的无定型、无定名。应该是从这个脉络当中发展出来的,表现心里本来的面目。这个观点是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核心的部分。

    针对第一位与会者的提问,郑宗模表示,去年我们在大学我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阳明学的授课。当时我就苦恼怎么去教阳明学?一个在哲学系,道德哲学方面去讲阳明学。第二个在思想史的观点,历史思想史的观点去教阳明学。朱子学的传承、变化的过程等等。两个方面一个是哲学的问题,第二个是思想的问题。如果有第三个就是您讲的“行”的问题。我们学了阳明学,到底用在哪里?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意义?告诉学生你学了阳明学以后,不是哲学和思想史方面,除了这个以外,这个学期你学了阳明学以后,你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行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一个方面在文学、艺术,当然也有一般的生活里面学习了阳明学以后,会马上解决我们的问题?比如相爱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阳明学的精神,从我作为我的主人这个方面,我觉得是有意义的。不是以前的观念和传承。我要以我为主体,我要以我生活的方式生活,在这个方面阳明学的良知是有意义和帮助的。

    针对第二位提问者有关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回归的现象问题,张新民表示,可以这么总结,100年来中国文化是经过批判的洗礼,五四文革之前,基本上是妖魔化了,批判是时代的主旋律,而且负面化或者基本负面化。一个学说或者一个文化,假如是和我们生命相关的,是我们存在的方式,批判不到。所以经过批判的洗礼,像凤凰涅盘一样又重新回来了。我们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批判。现在又开始重视了。批判容易,建设很慢的。通过批判的洗礼我们现在重建,才刚开始。孟子讲的很清楚:500年之心得,人性生命和实践生命展开以后,几百年的工夫,礼乐才能兴起来。现在刚刚开始,但是无论如何回归传统,通过用回归的方式重建,在历史上是常态。不光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唐代时候的古文运动等等。首先是回归,回归了以后,中国文化现在走出去,自己文化的主体性没有建起来,我们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怎么走出去?所以我们充满信心,当然西方的理论系统营造起来我不反对,但是往往会把我们的工夫系统遮蔽起来。我们知道生命必须实践,我认为恢复文化的工夫系统更重要。

    第三位提问者将问题提给余怀彦教授:我们知道阳明先生的思想很契合人的生命的本性,充满了正能量。正如现在佛教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大家越来越多开始学习阳明的心学。但是近年来不少的阳明心学的倡导者和宣传者,都是为了把阳明心学接地气。写出心灵鸡汤的缺乏营养的东西。你认为我们后面应该对阳明做怎样的传承和创新?

    对此,余怀彦表示,你这个问题太大了,可能需要国家领导人来回答了。中国的事不能急,中国从来文化的复兴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在做复兴的工作,每一个人做的都是很有意义的。只要大家坚持向这个方向做,慢慢会有一个灿烂的前景。

    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宋青在研讨会总结中表示:以上各位嘉宾的发言,可谓是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启人心智又发人深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表示感谢!

    贵阳是阳明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地。500多年前,阳明先生在贵阳“龙场悟道”,阳明心学在此发端,并形成了以“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体系,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辉煌。这是贵州、贵阳对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之一。

    阳明心学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时代价值。阳明心学作为贵州、贵阳的文化名片,不仅是贵阳、贵州、中国的文化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直以来,贵州、贵阳始终坚持把建设、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放在重要位置,阳明文化贯穿到了贵州、贵阳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了贵州、贵阳特色的文化品牌和精神支撑。同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阳明文化爱好者,也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阳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们在此举办第二届中韩阳明文化(贵阳)交流研讨会,正是聚集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智慧力量,创新性传承阳明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阳明中心深入挖掘阳明文化思想精髓、推动阳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今天的研讨会虽然时间短暂、空间有限,但相信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各位嘉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彩演讲和深入独到的思想观点,必将成为推进中韩两国在阳明文化领域挖掘与研究、交流与合作、传承与创新的新动能。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中韩两国阳明文化研究学者能够齐聚一堂,共同推进阳明文化新发展。

 

图文: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根据“贵阳网”现场图文直播报道及修文县委宣传部信息整理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