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面对面”活动在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9-30 浏览次数: 84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 尹梓熹 摄影 陈恒)929日上午,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面对面活动在我校举行。胡耀、周平、潘学军、左文学、熊劲松五位群英谱代表与我校师生交流脱贫攻坚体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哈思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赵廷昌,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欧小海,安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曼,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虹,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飞,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坚,校党委副书记杨未出席活动。

    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涵远读书楼,贵州大学研习社的同学们正在参加以脱贫攻坚共奋进贵大学子话担当为题的研习沙龙,讨论十分热烈。哈思挺及群英谱代表人物一行来到同学们中间,聆听同学们畅谈扶贫感悟。同学们一致表示,作为贵大学子,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将在技能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方面为脱贫攻坚贡献更多力量。

    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的交流会上,陈坚致辞。他表示,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选树宣传工作对示范带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指出,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明确了贴合贵州、结合特色、整合资源的工作原则,通过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农校对接四箭齐发,打造了一大批精准扶贫产业,涌现了一大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取得了较好的扶贫脱贫实效。他强调,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是贵州全体党员干部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今后,我校将充分利用多学科优势,进一步聚焦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集聚一批学者,汇集一批成果,科研立足贵州,服务脱贫攻坚。

    随后,五位群英谱代表接受主持人访谈并与学子进行交流。致力用数据服务民生,将1500 余万条精准数据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的数据精英胡耀;主动请缨到最贫困地区的第一书记熊劲松;留学海外暗下决心建设祖国,带领修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开路先锋周平,以十年青春挥洒田间地头,浇灌出赫章核桃的潘学军分享了自己的扶贫故事,解答了学子们心中的疑惑。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也有考选调生的打算,但一想到基层的苦与累,就会有些犹豫,您是怎么做到在农村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的呢?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带领村民实现全村脱贫的基层干部左文学给出了让学子们听后频频点头的答案:如果你将投身基层看作终生事业,愿意去选择另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那这份工作、事业就是乐趣,就是你的终生财富,累便无从谈起。

    在与贵大毕业生、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的三鞋支书胡钧溥现场视频连线时,他勉励在座的学弟学妹们,要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把追求个人价值与实现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随后,名学子带来了饱含深情的现场诗朗诵《让幸福温暖人间》。名美术学院同学分别向五位代表送出现场肖像速写。

    哈思挺讲话。他说,五位脱贫攻坚群英谱代表以自身实际行动回答了我们是谁的问题。同学们的诗歌朗诵传递出了贵大师生心系祖国的拳拳之心与助力扶贫的赤子之情。他号召在场师生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创新创造的火热生活中,用忠诚与奉献、坚守与开拓、实干与担当,奋力开创属于时代的人民的奇迹。

    出席活动的领导还参观了脱贫攻坚共奋进 贵大师生在行动大型图片展和贵大学子图说脱贫攻坚群英谱美术展,并在签名墙上签名。

 

【责任编辑 尹梓熹】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