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晚,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黄诚教授应邀以《中国传统文化散谈——关于“国学热”的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研习心得》为题,在黔中书院开讲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讲座。黄诚教授学术演讲一直在热烈的气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并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与听众的交流与互动非常精彩,演讲内容获得大家广泛赞誉。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贵阳市民、高校学者、在校研究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到场聆听演讲。
在演讲中,黄诚教授首先从“国学热”的当世机缘探析了“国学热”现象及其生成原因在于内心需求与精神回归,他结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深入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
从历史的源流与文明的形态之构境要素出发,黄诚教授细致阐明了何为“国学”、何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说明了“国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内在历史因缘,凸显了“国学”的“中国性”与“传统性”特色。
他从学术性与思想性研究向度指出,“国学”包含的主体内容不仅仅是经、史、子、集四部之学,还有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考据训诂等小学内容,尤其强调了“国学”绝非单一的儒学、道教或其它之学,而是中国文化的全体大用,涵盖了上述之外还包括医道、武术、书画、琴艺、茶道等等之丰富内容,并具有多科性之内容特征。他认为,“国学”的要义在文化,文化的精神是思想,思想的内在要素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并以易经阐明了文化思想的“光明性”意蕴。
结合长期经典文本研究体会,他指出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构成中国思想史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且儒、释、道三教是以易经为本体而展开的“开合之道”,并衍化为“三教合一”与“三教归一”的思想史发展脉络与格局;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在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三教合一;神道设教,人道设教,三才贯通。特质在于:“中”,守中、尚中,致中和,万物育焉,即表现为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教)的“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与佛教的“中道不二”精神。
结合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力,黄诚教授概论了贵州“南龙腾飞”与贵州文化蕴涵的精神内理,认为这构成贵州文化自信力的内在精神。最后,他谈及自身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基础在小学、核心在经典、关键在觉悟,要三教同参、经史互证、多科打通。
图文提供: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