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第二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2018-05-08 浏览次数: 1206

        56日,第二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在北校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宋宝安,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赵廷昌、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丁毅出席。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思政工作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25所高校的青年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陈坚致辞,对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筹备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感谢,回顾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在我校的“5.9”重要讲话精神和5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在致辞中寄语青年,希望大家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树立创新意识,在拼搏奋进中知行合一,与党同心、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在新时代埋头苦干,勇于担当,不断突破,持续创新,锻造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赵廷昌对第二届青年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我省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对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青年学生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他勉励同学们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经典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希望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沟通,促进相互交流,携手并进。

  

    丁毅讲话时表示,贵州大学近年来将习近平总书记“5·9”讲话精神作为引领学子成长成才的良方,连续连年举办青年思想论坛,值得肯定和推广。他希望青年学子坚定不移讲政治,不忘初心跟党走;坚定信念树理想,刻苦学习强本领;感恩奋进勇担当,开拓进取立潮头。他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勇担时代大任,让青春的理想在奋斗中实现,让青春的价值在奉献中闪光。

  

    论坛上,宋宝安为我校乡村振兴计划博士村长授旗。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视频《习近平总书记与贵大》。参会高校代表发起高校研究生会联动扶贫攻坚的倡议。我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王瑶宣读了倡议书。

  

    第二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举办了青年高峰论坛、青年高峰访谈、溪山文化交流、青年领袖经验分享、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共中央党校崇实宣讲团团长刘卫刚作了勇立历史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的主题宣讲。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康威同学,香港城市大学陈瑾同学,澳门大学陈向东同学,浙江大学董小洋同学,南昌大学陈伟良同学等作了交流发言和主题分享。  

    56日上午,第二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之青年高峰论坛举行。贵州省教育厅社政处副处长赵祥致开幕辞,他勉励同学们趁着青春好时光奋发图强勇敢追梦,服务社会及国家,做到青春无悔。中共中央党校崇实宣讲团团长刘卫刚作勇立历史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宣讲,鼓舞广大青年锲而不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下午,第二场青年高峰访谈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出席访谈的嘉宾为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品酒师培训考核授课教师、贵州省首届酿酒大师、贵州省白酒专家黄永光教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巡讲员、贵州省第七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理事、2017年贵州省年份英雄、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的潘学军教授,紧密联系群众、帮助贫困农村积极自主脱贫的贵大优秀校友、大学生村官胡钧溥。三位嘉宾与青年学子分享了他们如何用自身所学、思他人之苦的心态来帮助广大农村贫困人口立志脱贫的故事和经验,并鼓励广大青年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希望大学生们积极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57日,第二届高校青年·思想论坛青年高峰论坛分享会在北校区中国文化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省及地区25所高校研究生会代表受邀分享研究生工作经验及成果,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全体老师及各培养单位研会代表约150人出席本次会议。高峰论坛分为三组,分别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铖、武汉大学彭思成、中山大学丁丽莉担任小组主持人。

  

    南航将“思想领航、学术领航、文体领航、成长护航”的理念融入研究生日常管理及权益维护之中,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宣传党的新思想,服务于广大的研究生。遵义医学院人员少且不集中,每年固定在校的学生不到200人。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遵义医学院研究生会采取化整为零,将研究生的管理、权益维护、日常活动通过一个个小规模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得整个研会能更好地服务大家。贵州民族大学和我校有着深厚的渊源,研究生会代表董伟啟有着“六年贵州情,赤诚学子心”,他分享着本校研究生会的组织建设及特色时,还诚邀其他高校有机会到民族大学“做客”。澳门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独特的研究生管理模式让大家耳目一新,国防科技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的各项活动创造性地服务着学校的研究生群体。

  

    茶歇期间,我校研究生会为嘉宾精心准备了果饮和表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芊芊素手琵琶曲,一页荷花送清香,妙音绕梁,墨水飞舞间,各研会代表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最后,贵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罗勇部长作总结性发言。他从贵州“三宝”讲到贵大“三宝”、介绍了我校研究生“五位一体”的学生组织工作模式。罗勇部长殷切希望“高校青年·思想论坛”能一直办下去,各高校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新青年,新时代,新作为,不断地进步和努力。  

  

图文采集: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综合贵州大学新闻网、贵阳通联站贵研新声消息

文字:学校新闻中心 李辉  贵阳通联站贵研新声 张筱慧 王祖波

摄影:学校新闻中心 陈恒  贵研新闻社 韩言 陈亭曼 张筱慧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