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君教授等参加“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8-05-15 浏览次数: 44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关涉人类福祉,引起了政府、学界等高度关注。512日,“传承与开拓: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云南社会科学院等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崔延虎教授、西南大学蓝勇教授、复旦大学王建革教授、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等出席会议。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马国君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生韦凯应邀参加。

  

贵州大学马国君教授作了题为“清至民国沅江流域油桐业拓展与本土知识关联性研究”的报告。认为,历史上,沅江流域为原始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珍稀楠木甚多,为“皇木”重要产地。明清以降,随着改土归流和苗疆的开辟,为发展经济,政府在此积极发展“人工营林”,最终诱发了原始林被人工营林置换。进而认为,沅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变迁,除了政府的支持、经济的刺激外,还与各民族居民在发展人工营林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知识直接关联。这样的本土知识不仅再造了一次“绿水青山”,还使这样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故深化这一题域研究,对于指导今天经济开发和环境兼容有着重要历史借鉴价值。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好评。此外,马国君教授还作为第二分会场评议人参与评议。

  

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环境史史料学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社会与环境变迁、区域环境史、灾害史、疾病史诸研究专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对推动我国环境史研究和提升西南环境史研究水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