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15:30,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阳明学院共同承办的贵州大学2018年第32期“文科讲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开讲。受邀本次讲座的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讲坛主题为 “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构建”。讲座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庄勇教授主持,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周乐成老师、副书记黄梅老师、副院长崔东明副教授、陶渝苏教授、陈艳波教授、罗绂文教授、胡嘉明副教授、郭晓林博士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全体学生,以及其它学院老师、同学等百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庄勇院长对郝立新教授进行介绍,同时指出郝立新教授是贵州大学哲学系的杰出校友,希望大家要以郝立新教授为榜样,努力学习。
首先,郝教授就“健全的社会与人需要什么”、“从文化的视角看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等四方面宏观地介绍此次讲座的主讲内容,并且陈述了确立这一主题的渊源,介绍了“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 论述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构建的合理性。

郝教授以“健全的社会与人需要什么”这一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的时代精神,引经据典,一步一步地论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同时,他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作对比,论述两者对人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揭示出核心价值观之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再次,郝教授“从文化的视角看价值观”,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向我们呈现了文化的三个维度,而价值观又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郝教授进一步从“主导性”、“普遍性”、“超越性”、“包容性”等角度阐述“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提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此次讲座历时三个小时,全场观众激情洋溢,大受鼓舞,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此次郝立新教授的讲座不仅加深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同时还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郝立新教授在与同学们互动时,勉励大家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注重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有同学表示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讲座。最后,讲座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