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21日,贵州省史学会2018年年会及史学会常务理事会,以及由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史学会、贵州民族大学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贵阳市历史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改革开放四十年贵州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
在19日举行的省史学会常务理事会上,经过充分酝酿推举,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马国君教授、王胜军教授、张明副教授、栾成斌博士为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黄诚教授、夏保国教授、罗正副教授、唐书明副教授、吴倩华副教授、闫平凡副教授、袁轶峰副教授、庄和灏副教授为贵州省史学会理事。根据常务理事会讨论研究,省史学会2019年年会将于贵州财经大学召开。
20日上午,智库名家学术年会及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贵州民族大学老图书馆301会议室隆重召开。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原院长石开忠、贵州省社科联宋健巡视员、贵州省史学会会长欧阳恩良、贵阳市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金萍分别致辞。本次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贵州省贵阳市及各地州高校、研究机构,部分省外高校、期刊社学者90多人参会。
贵州大学栾成斌博士应邀参会并提交论文《明清宗祠制度与边疆民众国家认同》,提出“宗祠的平民化始于嘉靖年间的礼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出现除却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要求,也有着营造社会舆论以支持朝堂之上政治斗争的人为因素。清代为寻求治域内民众普遍的国家认同,继续鼓励提倡嘉靖以来宗祠的民间化。概括而言,宗祠修建运营的功用,存在着公益性的求稳定与功利性的寻发展两个方面。认为,民众基于自发的文化认同进而国家认同所实现的向心力,远比明清基于功利性统治策略而构建的强制认同,其生命力与影响力更为久远。”
在会议的分组讨论环节,省史学会常务理事栾成斌博士主持了第二小组“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并在闭幕式上向大会汇报了本组讨论情况。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