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古琴艺术,2018年11月24日晚,由共青团贵州大学委员会、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大学研究生团委与学生社团联合会共同协办,贵州大学溪山琴社承办的2018-2019学年度贵州大学溪山琴社第三次雅集“溪山雅韵”在我校北区中国文化书院举行。
溪山琴社发起人与指导老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连顺教授,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杨志强教授、马益英老师,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原副院长刘振宁,校团委组织部、校社团联指导老师廖银,校传统文化相关社团代表,日籍外教须琦孝子、作间温子女士以及来自意大利、也门等多位国际友人,溪山琴社全体成员以及其他古琴爱好者百余人参与了本次雅集活动。
活动伊始,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张清教授作开场致辞,对于本次雅集活动的开展给予赞许,表达了对溪山琴社在校园传播古琴文化的支持。他表示,琴棋书画,以琴为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涵化人格、提升境界、以文化人,通过“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促进人才全面成长的重要方式。他勉励溪山琴社的同学们不断努力,争取将琴社越办越好。
首先,溪山琴社全体成员集体表演节目《诗经·鹤鸣九皋》,带领现场观众开始了诗意般之旅行。《诗经》乃五经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合唱《诗经》中的某一篇,乃历次雅集活动之传统。本次雅集亦然传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脍炙人口之诗句,以音乐的方式来表达,无疑有耳目一新之感。随后进入琴箫合奏,虽已初冬,但《春晓吟》一曲,却让听者通过这首琴曲领略了一番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之景。
琴箫合奏之后,便进入到古琴最广泛的演奏方式,即古琴独奏。一曲《静观吟》,让观众感受到了“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不可言说之宁静;琴歌相伴,一曲《古琴吟》,琴音与歌声相伴,婉转动人,情深意切。几首曲子不同形式的演奏,已然将古琴传统的三种演奏形式,即独奏、合奏与琴歌淋漓尽致地展现到了所有听众的眼前。此情此景,让广大师生与古琴爱好者,对古琴的演奏形式有了基本的认识。
紧接着是古琴独奏《秋风词》。此曲为虞山吴门卫系之入门曲,曲虽短小,表现形式亦以相思为主,然诚如《槐荫书屋琴谱》所云:“谱无大小,但取其音苍古;调无美恶,取其韵幽雅。即此一小段,谱常调平,亦令人生太古心矣。”因之,所有爱恨情仇,皆为过眼云烟;一曲《凤求凰》,似乎让我们现场再一次感受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美好的爱情。韵律温婉动人,引人遐思,感人肺腑。
笛箫协会演奏的《枉凝眉》与《岫壑浮云》曲声宛转悠扬,令人沉醉;茶道社表演的《落叶之恩》,使现场听众立即感受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境,犹如沉浸来自生命最深处对茶农、对茶工所发出的恻隐之心、感恩之情以及对传统茶艺文化的无限感怀。
本次雅集活动中,诸多曲目皆以当代已故古琴名家卫家理先生所打谱的《侍琴斋琴谱》为主。琴曲悠悠,琴风淳厚。书院勉学堂内,顿时充满卫家理先生琴谱飘逸雅致、含蓄悠远、细韵动人之意蕴悠长,是为对中国古琴艺术的传承发扬和对古琴名家的深深缅怀。
张连顺老师一曲《渔樵问答》,表现了该曲中所晗藏的对追逐名利者的超越,彰显了每一个古琴操缦者内心向往的风骨,超越现实,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畅游山水之情怀;《黄云秋塞》苍凉古朴,意境深远,使听者沉浸在宽广豪放又悲凉凄婉的意境之中;小曲《双鹤听泉》,曲小意深,优哉游哉,潇洒自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道尽了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平沙落雁》素来有“半曲平沙走天下”之美誉。该曲与茶艺表演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悠扬流畅的曲调与淡雅唯美的茶艺表演相遇,使人深深地沉浸到琴茶合一的深远意境。此情此景,犹非言语所能道尽。
之后,方岚老师的一曲《韦编三绝》又将我们带至另一意境,即圣人孔子勤奋好学,以至“韦编三绝”之圣境。最后,张连顺老师抚一曲《忆故人》为此次雅集画上了圆满的句点。绕梁之音,辗转起伏,完美地诠释了该曲本有之意蕴,将听众带入至对故人的深思之中。
一首首名曲,一段段演绎,为大家精心打造了一场集听觉与视觉一体的古琴盛宴,充分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琴所特有的不可言说之美,净化灵魂之妙与升华人格之无穷魅力。
图文提供:贵州大学溪山琴社 杨豪宇 袁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