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参加“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年会”暨首届“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论坛”

发布时间: 2019-06-24 浏览次数: 847

    2019622日,“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年会”暨首届“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贵州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指导,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出版集团主办,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承办。来自以上单位和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档案馆、贵阳学院、安顺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图书馆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贵州省儒学会会长张新民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胜军,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明以及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周燕、伍国苇、陈漂、管华香、刘梦珂、林兴蕊,贵州省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理事长、贵州省儒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特聘兼职研究员杨德俊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合影

    会议分为两个议程。上午进行专题演讲,下午围绕“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和自由讨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长、《贵州文库》总纂顾久,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韦维,贵州省社科联学会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张秋涛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贵州文库》副总纂王尧礼做了2018年贵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报告。

会议合影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清水江文书整理、研究与出版》《〈博雅续编〉编撰出版情况》《田野史学与村志修撰》《介绍罗克斌等纂辑〈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贵州文库〉编撰进展与数字出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文献整理与出版工作》《历史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地方文献保护与古籍保护立法》等进行主题发言。

张新民教授与研究生合影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贵州大学教授张新民作《清水江文书整理、研究与出版》的主题报告。指出,清水江文书起步虽晚,但藏量巨大,受到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现已存入档案馆的清水江文书就有20多万份,还有不少文书散落在民间私藏家和农户手中,总量超过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与徽州文书相比,具有来源地清楚、归附性强、材料可靠、系统清楚等特点。文书能够以乡、镇、农户为单位,记载地田转移、财产分配等情况,反映了当地社会变迁、经济转移的过程,能够展现一幅完整的乡村图景,是区域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等研究的宝库。

张新民教授作主题报告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副教授张明作《贵州土司编年丛书》的主题报告。《贵州土司年编丛书》912册共200余万字,将由贵州大学土司文化研究中心整理出版。张明介绍了史料收集、丛书目录、保障与出版等情况。

张明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会议之后,与会专家参观了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地方珍贵古旧文献及古籍修复中心。据悉,全省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稀缺,不超过10个,文书修复方面专业人才匮乏也是文书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修复室,大家观看了古籍修复过程,在古籍修复师的细致编号、整理、修复下,珍稀古籍得以还原本来面貌。 

参观民大图书馆

  

图文提供:中国史专业硕士生 管华香、陈漂、伍国苇、周燕、刘梦珂、林兴蕊

图文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