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上午九点,当代哲学前沿与学科发展(项目篇)学术会议在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仁文厅召开。受邀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有贵州大学哲学与发展学院副院长陈艳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郝永教授、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红军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副院长余孝军教授、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马正应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王凤梅教授和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华荣教授。参加会议的有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的全体研究员与哲学一级学科点的其他老师,以及哲学一级学科第一届全体硕士研究生。

这次会议属于原知行论坛的第二部分:项目篇。其意在于与省内一流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关于科研项目申报的系列问题,促进我校哲学一级学科的成果产出和学科建设。贵阳学院毛有碧校长和焦艳副校长高度重视,亲临会场,发表致辞,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并希望我们的会议能产生积极成果。会议先后由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陆永胜院长和刘继平副院长主持。

陈艳波教授认为,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与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之间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学者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远去,所以应该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团结学科人才队伍,凝练“特色”,这样才能批量产出有份量的科研成果。郝永教授则认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应紧扣学术前沿,以“指南”为导向。郭红军教授是我们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外聘教师,他从个人学术道路成长的五个阶段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余孝军教授则从科研项目申报的角度来谈其对人才培养的积极建构作用。马正应教授从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出发来谈导师与学生之间经由科研项目的交流和互动。王凤梅教授则谈到了项目申报中的许多学术规范问题以及她的心得。唐华荣教授则阐发了项目申报中的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四个重要方面。
会议中的交流轻松畅快,学者的发言风趣幽默,其主题关系到项目申报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与会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