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下午,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承办的贵州大学“文科讲坛”总第600期(2019年第80期)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讲座特邀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主讲“身体美学与性别魅力”,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系魏家文教授主持报告会。

讲座伊始,王晓华教授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本次论坛的主题并指出,早期的性别审美是指向男性的,女性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由此,他提出身体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建立一种平等的性别美学。身体美学的变迁,历经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是趋同期,从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到现在是分化期,而十九世纪末以来又出现了平等的新趋势。

接着,王教授通过生动而丰富的例子,对性别美学进行了追根溯源。他指出,在人认识到自己是谁之前,性别美学也处于不可靠状态。我们不能仅仅信以为真,而要追根溯源。此外,王晓华教授为听众讲解了身体意象与服装文化中的性别分野。他说到,从婴儿时期开始,服装的颜色、款式、质地就显现出性别差异,彰显个体的性别归属。讲座过程中,王教授通过严密的论证逻辑、生动有趣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讲座的主题内容,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现场气氛依旧活跃。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讲座内容提问。王教授针对问题详细地做出了解答。主持人魏家文教授就王教授的讲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身体美学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也可以从身体美学的角度进行切入;第二,王晓华教授的讲座在如何把学术讲座做得有趣、接地气及有自己的思考这一问题上,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聆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和魏老师的总结和看法,现场同学们受益匪浅。在王晓华教授与师生们亲切合影后,此次文科讲坛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除此次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的文科讲坛外,应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邀请,王教授还于当日上午在学校东校区人文楼217会议室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部分师生作了题为“当代美学研究的身体转向”学术报告,认为当代美学的研究出现了从身心二元向一元的转化。贵州大学学报副主编、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方英敏主持报告会。

王晓华教授曾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现为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生态批评家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入选中国人文学者影响力排行榜,在中国、韩国、美国的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13篇和散文401篇,出版专著《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身体美学导论》《身体诗学》《个体哲学》等多部。作品入选几十种选集,被译成多种外文,4次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先后被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韩国东义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访问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

文:文学与传媒学院 硕士研究生 代静 图:中国文化书院 张洪 文学与传媒学院 朱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