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贵州日报》记者 王远柏
夏末秋初,我应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邀请,给该院2019级新闻班学生讲授《文学与新闻类专业认知》。
贵州大学早在1987年就开设了新闻学专业,可谓底蕴深厚。正因如此,这个教学任务让我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又骄傲自豪。
事实上,多年前我曾经有过教师梦,总觉得在三尺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人生一大快事。
在贵州大学的课堂上,我跟学生们讲述着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分析着新闻代表作在时代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分享着对新闻业的认知和看法,也与学生们开展互动交流,让课堂充满了趣味与活力。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结束了,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教学之旅。一方面,这次教学让我感受到业界和学界开展交流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它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唤醒了我与贵州大学的一些往事。

个人近照
十多年前读高中时,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渴望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有一天,我鼓起勇气给《贵州大学报》投了一篇稿件,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并不抱多大希望,毕竟我那时候又不是大学生。
万万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我的这篇文章竟然在《贵州大学报》发表了,我收到了学校邮寄来的报纸。就像《人民文学》《当代》等文学杂志成就了很多作家一样,《贵州大学报》也给了我这个高中生极大的鼓舞——它让我对大学更加充满向往,更加努力去备战高考。
后来,我虽然并没有就读于贵州大学,而是就读于省城贵阳的另外一所大学。不过,求学期间,我也常到贵州大学,感受这里浓郁的求学氛围。大四毕业之际,贵州大学团委《贵大青年》杂志还对我进行了一个关于青春与梦想的采访。
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报社工作,出于工作需要,跟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有了诸多往来,并有幸受邀参加贵州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10周年庆典等重要采访。

采访期间获赠中国文化书院纪念铜牌
2017年秋天,应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邀请,我做客贵州大学“溪山传媒讲坛”,分享我采写闻名全国的“五瓣公章”新闻报道的心得体会和采写经验。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贵州大学在脱贫攻坚中的创新之举。去年,我在《贵州日报》推出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的独家报道,引发极大反响。这篇报道,还获得了2019年度“贵州新闻奖”……
我在想,与百年学府贵州大学如此有缘,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