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云切磋班”举办 贵州大学李秋莎博士评议

原载:“钦明书院”公众号2020-12-1 原标题:【云切磋班】“心在朱子思想中的定位与功能——兼论朱子‘心学’名义”讨论综述

发布时间: 2020-12-02 浏览次数: 787

    庚子年十月十五日(西历1129日)晚,四川大学儒家哲学方向第八期云切磋班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举办。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玫分享了题为心在朱子思想中的定位与功能——兼论朱子心学名义的主题报告,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邓晓可老师担任会议主持,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鑫焱老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李秋莎老师担任评议。

钦明书院线下活动

    赵玫提到,宋明以降,心学被视作先圣贤传心之学,学者多以心学指朱子学,且视其与性学(或理学)并行而不悖。以心学专指陆王之学,始于明正德年间的门户之争。当今为朱子心学正名,或出现两种趋势:一种认为广义心学是传心、言心、养心之学,并将朱子学纳入广义心学的范围内;另一种将朱子所论心视作纯粹形上超越本体,或介于形而上下之间,以此弥缝朱陆之别。

    在此背景下,讨论心在朱子思想中的定位与功能尤显重要。朱子论气或论心,都保持与纯粹形上性理之间的绝对界限,具体而言,天地之心、统性情之心、本心、道心(四端)皆为形而下者。然而,本心、明德、心之全体、道心具超越性,本心之明是工夫之原,又是工夫之终。心又具能动性,心虽为形质所拘但能积极造作。由自觉、自明、自立的敬贯动静之心地工夫,可以达成心与理一,实现其至善品格。形下之心并非仅认知心,它是自立而自明的有限的超越者

    朱子学是由传心之学、修心之法所构成的广义心学。突出朱子心学这一面向,或可呈现朱子之理生化流行的特点,而避免对朱子学的偏狭理解。此心学理学性学仁学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呈现出完整的朱子学。

“心在朱子思想中的定位与功能——兼论朱子‘心学’名义”云切磋议程

    在评议环节,马鑫焱老师提出,以往对某个思想家的研究,重视从其体系的某一内容展开,如道论、天论、心论,以此观,以心学定位朱子学是有意义的。关于形而上下的判分问题,似可再讨论。

    李秋莎老师认为,厘正心学名义,将心学、理学共同纳入到先圣贤所传道统谱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若单强调和理学相对之心学,说不到形而上的至善天理处;若单强调与心学相对之理学,形而上本体的理则沦为枯寂。就心的定位来看,完全属形而下的心是没有办法自明与自定的。统性情之属广义心,志、意、情、欲等作为心之能属狭义心,两类心是否需要区别?知是心之神明,心之知如何理解?道心和心知的形而上下如何拟定?

    赵玫认为,凡言心处,皆是形而下者,包括道心、明德,而此时之心虽为形而下者,但未尝与理须臾离,是理的直接的流行发用。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李秋莎博士

    最后,四川大学的高小强老师、曾海军老师、陈建美老师作了总结发言。

    就朱子所论心是否有自由意志、中国人的心之全体是否有信仰的提问,高老师认为,朱子所论心当然能实现道德自律,而康德的自由意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中国人不缺乏信仰,此种信仰强调天人相通,在当下生活中实现最真实的信仰,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

    曾老师提出,就现有宋明理学分系来说,心学与理学的学派分属强调各自的理论特色和学问侧重,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以理学之于程朱,心学之于陆王,气学之于张子,我们认为程朱亦有心学,程朱论心就比陆王差吗?张子却不限于气学,以气学论张子够吗?可见,看起来三种并列的学派名称,意味是不一样的,我们做工作的用意也各不一样。

    陈建美老师认为,前辈学者对心学、心论的研究很多,朱子心学话题的提出有意义。本心(良知)以及天理孰为第一位,是我们分系的主要依据。心作为形下者如何区别于他物?心如何是特殊性的气?形下者如何能实现超越性?建议当更深入论证。陈老师认为,气具理和心具性是不一样的,心能呈现天理,因其本质就是天理。

撰稿人:赵玫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 经钦明书院授权转载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