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刘艳春 曾忠仙 杨怡然 | 摄影 李辉 张桂凰)12月3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座谈会在贵州大学东校区文化书院举行。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出席座谈会,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以及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等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座谈会由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刘魁主持。
座谈会开始前,李建军书记和宋宝安校长为贵州大学“贵山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发放学习书籍——《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紧接着,各学生代表纷纷就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分享学习心得。
校研究生会主席钟大勇:在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之后,对青春一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唯有奋斗与拼搏的青春才是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唯有迈开双腿去实践去创造的青春才是值得回味的。贵州大学研究生会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践行者,积极投身实践,为推进新时代新贵州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贵州大学学生会主席杨晨曦:总书记告诉我们,“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书中多次提到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大学生要到实践中去,与人民群众一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我们应牢记总书记嘱托,将自己的青春与祖国的建设事业统一起来,勇于扎根基层,不断锤炼自我,伏案钻研、躬身实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真正做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周佳艺:今年6月我阅读学习了第十三期“习主席参加“我们的‘主题党日’活动”专题报道,撰写的心得在《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23日第3版刊载。在本书出版后我再次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放在慈祥的引路者位置,给予广大青年鼓励与肯定,也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这一代用什么勇立潮头,回馈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让我找到了答案:“明志”与“务实”。志即是初心,务实是使命。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贺信中的勉励,争做与祖国同步、与时代共鸣的贵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石博晗:《习主席参加我们的“主题党日”活动》一篇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日常协助老师进行组织管理工作时常常遇到诸如同学的不理解、与学习相冲突等困难。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给了我启示,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确实,当我转化视角,将看似繁琐的工作放到组织凝聚青年、服务联系青年的大局中看,这些可能做、可以做的小事,就是我用自己的力量,为当代青年作一份微小的贡献。
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全国学联二十六届执行主席吴明硕: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贵大,就在这里,文化书院,与贵大学子亲切交流。总书记提到的“年轻人要不怕吃苦,更要找苦吃”的一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我是一个在沿海省份、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到贵州我就坚定了一句话,我“要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我大学三年来,积极响应校团委、学生会号召,三次带队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告诉我,只有真正下到基层,才能亲身感受乡村的深刻变化,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可爱,真切体会到祖国强大给我们带来的自豪感。
听了同学们的感受后,李建军书记讲话。他指出,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不久后的今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5月9日曾经到访的文化书院,学习和畅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书中对大学生朋友们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刚才几位学生代表结合自身谈了自己学习的感想,都讲到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奋学习、不懈奋斗、锻炼成材,争取为校争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我觉得大家都谈得很好。同学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贵州大学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同学们一是要与国逐梦,厚植理想,二是要不畏将来,不负现在,三是要勇担使命,知行合一。为多彩贵州增添青春色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通过采访实录的形式呈现出一个个跨越时空、具体生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对青年大学生的关心关怀,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对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要求全校要把习近平同志关心关爱大学生的故事纳入全校学习常态化内容,作为全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党团日、团课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