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下午,“溪山学述”第一期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研修园2号楼第2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近五年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围绕孔学堂出版的《阳明学研究年鉴》展开讨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暨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王胜军教授、邓国元副教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张明副教授参加研讨。

会上,来自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社科院、贵州财经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青年学者及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肖立斌、贵州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胡安徽、《孔学堂》副总编辑张发贤等,就以下主题进行了讨论:一、如何深入推进阳明学思想的研究及现代价值挖掘;二、如何深入推进“黔中王门”研究;三、加快《阳明学研究年鉴》的改版及出版进度;四、推进孔学堂与相关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
贵州大学王胜军教授从自身学术和教学经历谈起,认为近十年来阳明学的发展是历史浪潮和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作为学者和教师,要转化出阳明学的现代意义和生命活力,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贵州大学邓国元副教授认为,《阳明学研究年鉴》应当集思广益,邀请学者对每年出版的阳明学相关学术专著进行评述、讨论。认为,“黔中王门”之所以受到学界质疑,首先是因为我们原始资料尚待挖掘,其次是有关“黔中王门”研究的著作及学者甚少;贵州大学张明副教授认为,需将每年的学术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篇章纳入《阳明学研究年鉴》的撰写中,还要撰写《黔中王门学案》的专著。

讨论结束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高等研究院曾顺岗副研究员作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学者对“溪山学述”活动的大力支持。
据悉,“溪山学述”系贵阳孔学堂高等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三部门联合为贵州青年学者交流与合作提供的一个互动平台,目的是为了提升“黔中王门”及“黔学”的学术地位,推进贵州“阳明学及黔学”研究资源的整合。今后,“溪山学述”研讨会将按计划如期举行。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