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7日开始,《记忆贵州》栏目将在清明时节播出四集系列纪录片《王阳明——龙场悟道》,该系列纪录片分为《悟道》《传道》《弘道》和《回响》,完整地将王阳明在贵阳龙场悟道的故事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4月3日周六晚20点10分,四集系列纪录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传道》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蔚为大观。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500多年。
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人;15岁独闯长城塞外,拥有“经略四方之志”;22岁、25岁虽两次会试不中,却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35岁不顾杀身之祸上书直言,贬谪龙场的艰难困苦摧毁不了他强大的内心意志,最终在贵州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是宋明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大转变。“龙场悟道”完成了王阳明的精神觉醒,形成了对“良知”的自信,他提出“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致良知”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王阳明——龙场悟道》
第二集《传道》
王阳明在贵阳龙场“玩易窝”悟道之后,搬到了四里之外的龙岗山“东洞”。东洞面向东方,洞内宽敞明亮,面积20余平方米,可坐百余人,洞顶钟乳石累累下垂,千姿百态。王阳明将东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区别于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天”。王阳明作诗《始得东洞遂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和《移居阳明小洞天三首》,表达“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的喜悦心情。王阳明开始在洞中授徒讲学。
当地民众看到这个状况,主动帮王阳明在龙岗山修建了第一个建筑。王阳明以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将其取名为“何陋轩”。附近的少数民族弟子纷纷前来何陋轩请教求学,人数不断增加。
王阳明的讲学规模不断扩大,当地民众又帮助他修建了“龙岗书院”“君子亭”和“宾阳堂”。随着王阳明讲学的声名远播,除了当地少数民族弟子之外,还有贵阳人李惟善、詹惠、陈文学、汤伯元、叶子苍,以及千里之外的湖南常德人蒋信、冀元亨,云南蒙化人的朱克相、朱克明两兄弟等前来龙场求学,阳明心学首先在贵州和西南地区得以传播。
“龙岗书院”是王阳明亲手创建的第一家书院,是王阳明传播心学思想最早的讲坛。王阳明还亲自订立第一个王门学规——《教条示龙场诸生》,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条标准,明确要求“立志”为求学之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对明代中后期书院讲学运动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在龙岗书院讲学后,越来越多的贵州弟子拜于阳明门下,这引起了贵州官员的高度重视。继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亲自修书邀请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就是在文明书院第一次提出的,他强调知行不可分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哲学上的独创,提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要求人们在意念萌动之际,立即扫除私心杂念,保存纯然良知,达到良知与善行的统一,内心和行动的统一,真正做到知而能行,即知即行。
“知行合一”的提出犹如一声春雷,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破除了知行叛离,横扫知而言不行,虚张伪饰的颓靡风气,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深刻性和对社会的影响力,直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王阳明在“文明书院”讲学期间,采用咏歌、问答、闲聊等多种形式将自己悟道所得传授给弟子。其中“咏歌”是王阳明用浙江余姚家乡话,将教学内容配以越曲教弟子唱,克服了语言不通的障碍,使弟子易懂、易记、易诵。
王阳明还常与贵州官员游览贵阳名胜,诗文唱和,翰墨往来,为心学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人际基础,使官员阶层接纳、倡导和传播其学说。同时,王阳明也与当地文化世家接触交往,他相信自己的学说和事迹必然能够得到贵州文化士人的接纳,必将在贵州大放异彩。
公元1510 年,王阳明从镇远出发,顺舞阳河而下,进入湖南湘西,离开了其人生的炼狱之地和转折之地,也是阳明心学的开创之地——贵州龙场。 阳明心学由贵州起源,即将传遍中国大江南北。
下周六晚8点10分,《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四集系列纪录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第三集《弘道》,敬请收看!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