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溪山融媒中心 学生记者 任浪萍 报道|摄影 胡泽兵) 4月1日晚上,第三期阳明大讲坛在南校区致知楼102教室举行。我校中国文化书院副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邓国元受邀作题为“王阳明哲学思想三题”的讲座,阳明学院团委老师孙千惠及400名学生参加讲坛。
讲座内容围绕王阳明“心即理”“亲民”“心外无物”展开。邓国元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重视角,对阳明三方面的哲学思想作了基源性追问,揭示并阐发其哲学上的理论本质与普遍意义。
邓国元在讲座中特别指出,相较于朱子“新民”所彰显的“教化”向度,阳明的“亲民”所强调的是“养民”在儒家政治文化中的优先性,是儒家“仁政”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而在阳明“心外无物”命题中,“物”有两种意涵,一种是以“事”释“物”的行为,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相应于两种意涵的“物”,“心即理”所指向的行为主体与良知所蕴含的存有本体是把握阳明“心外无物”的双重向度,也是合理理解阳明这一命题的根本所在。

问答环节,邓国元对学生的提问一一进行解答。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