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明书院线上会讲举行 李秋莎博士作“论‘阳善阴恶’”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21-04-21 浏览次数: 393

    418日,钦明书院以线上会议方式组织“《太极图说》与《通书》”会讲,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师李秋莎博士作主题发言“论‘阳善阴恶’”。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部分师生与会。

    李秋莎提出:朱子解释“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中的“善恶分”时,将善恶分别对应于男女(《太极图解》:“善恶,男女之分也”)、阴阳(《太极图说解》:“而阳善阴恶,又以类分”)。但不论是将善恶对应于男女还是阴阳,都可能引发后来人们的疑惑:阴阳、男女相对相待、缺一不可,道德实践的主题则是为善去恶,如何避免由此连带认为恶不能够甚至不应该尽去?倘若我们解释说:善恶、男女只是因为“性情”之似归属于阴阳,从而阴阳相对相待、不可或缺不意味着分属阴阳的善恶也缺一不可,也不意味着男性善、女性恶,何况此处男女未必即是男性女性。如此,我们能够清晰说明无论男性女性,对于以阴阳表征其性情的善恶,都能够且应当为善去恶直至全善无恶,以免去恶居然可能投鼠忌器?又以及,无论善恶是否以其性情归属于阴阳、是否对应“有万物而后有”的男女,对应的成立总有其基础,那么其基础及考虑何在?

    䌷绎朱子对《太极图说》结构的理解,我们能够发现:“善恶分”对应“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的气化阶段。从而,“善恶分”的善恶,对应的“男女之分”是“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前的人物之种,而非男性女性;对应的也是基于“一动一静”、“阳变阴合”的流行、错综的阴阳,而非已成定质的“分阴分阳”。气化的过程,朱子认为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是太极“万象森然已具”——“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一物各具一太极”而不相通的过程;与此相似,人性感物而动,也是性中“万物皆备于我”——感物而动——止于一事一物之至善的过程。气化成定必经“自是相非”,恶拘蔽善性与之相似,由此得以对应于流行中的阴阳、气化中的成男成女。但人心至灵,若能即形色之有限而全心体之无穷,则能够且应当识别成定与拘蔽的毫厘之差只在人能否存守几希,尽去私欲、止于至善。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参与讨论,就为何要在天人之际对应善恶与阴阳,流行之阴阳、对待之阴阳分别与善恶有何关系,拘定与拘蔽如何清楚区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