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儒学文献余编》出版

图文来源:采薇阁书店 2021-06-01

发布时间: 2021-07-06 浏览次数: 232


    主编:何俊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书号:978-7-5402-5960-0

    出版时间:202104

    册数:85册 

    中图法分类号:①B222-53  B313.3-53

 

出版説明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有著兩千多年的文明交流史,共同構築了東亞文化圈的主幹部分。在中國,儒學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作爲正統學説,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自然少不了對儒學的吸收和轉化。研究日本儒學,不僅有助于理解日本的思想和文化,更有助于從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來研究儒家思想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在發展當代儒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然而,正如陳來先生所指出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東亞儒學的研究迅速發展,特别是關于韓國儒學的研究發展尤其迅速,出現了很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但關于日本儒學的研究則發展相對緩慢,尤其對日本江户時代儒學的研究是一大薄弱點,其原因就在于日本儒學基礎文獻資料的整理與編纂方面十分欠缺。

    在日本儒學中,最具有研究價值的莫過于江户儒學。江户儒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因抵制佛教、融合本土文化、適應封建統治等需要,對中國的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漢唐經學等進行了極大的發展,形成了朱子學、陽明學、古學派、折衷考證派、獨立學派等衆多學術流派。德川幕府爲鞏固封建統治秩序,將日本朱子學奉爲『官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由于商業經濟發展、幕藩體制動搖、朱子學逐漸僵化等原因,出現了以復古的名義反對朱子學的古文學派、以及在民間極有影響的陽明學派。在朱子學内部,亦有榊原篁洲、貝原益軒這樣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兼取各家之長的學者。在此思想繁榮、學説紛紜的背景下,江户中期逐漸出現了一批不拘泥門户之見,兼修漢唐古注和宋明新注,以折衷調和的態度,吸收諸家優點以求融會貫通的學者。這些學者通常被稱爲折衷派。

    與朱子學派、古學派、陽明學派不同,折衷學派并非是一個基于特定學説的學術流派,只是對具有折衷調和這樣學術傾向的學者的統稱。折衷學在十八世紀中後期尤其盛行,當時的著名儒者中折衷學者占十之八九,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井上金峨、片山兼山、皆川淇園、山本北山、塚田大峰、吉田篁墩等人。折衷學者雖然持見不一,但總的來看,受徂徠學(古文辭派)影響較深,尤其吸收了其重視先秦典籍和漢唐古注的治學方法,同時又不滿徂徠學的泥古思想,多取宋明義理之學予以補正。徂徠派重才輕德,折衷派思想自由,這兩派的興盛對定于一尊的官方朱子學説形成了極大的衝擊。

    寬政二年(一七九〇),老中松平定信推行排斥异學的政策,各地藩學也紛紛響應,大都改尊朱子學。這便是著名的『寬政异學之禁』。面對高壓政策,許多徂徠派和折衷派學者都進行了抗議,尤以被稱爲『异學五鬼』的龜田鵬齋、山本北山、市川鶴鳴、豐島豐洲、塚田大峰最爲激烈,他們爲异學禁壓之解除,努力不懈。然而,迫于形勢,更多的學者采取采折衷學的態度以應對异學禁令,不再專主自己的學問主張來對抗當局,而是將學問的重心轉向了詩文和經史考證。必須指出的是,考證學的興起并非僅僅是由于外部的政治彈壓。就學術發展的内在邏輯來看,主張研究古文辭的徂徠學派本身就有明顯的考證傾向,這一點在山井昆侖、根本武夷、龜井南冥、龜井昭陽等徂徠後學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而深受徂徠派治學方法影響的折衷學者亦莫不如是。

    另外,十八世紀後期正逢清朝乾嘉考據學的鼎盛之際,其間亦有許多乾嘉學者的著述流入日本,這也是促成考證學興盛的重要原因。考證學者以經史爲中心,兼及地理、制度、藝術等各個方面,務求以實證、客觀的態度和方法探究古典的真實意義。考證派中,以大田錦城、松崎慊堂、海保漁村、安井息軒等人成就最大。特别是大田錦城,他學識淵博,精習百家之學,對于漢唐至明清的各家注釋以及日本的諸家學説都十分了解,治學極其重視考證,對清朝學者的成果多有吸收。大田錦城一方面批判宋儒性理之學缺乏依據,另一方面又贊成其道德實踐學説,對學説的真僞和實踐的效用進行了區分。這也是日本的考證學有别于乾嘉考據學的地方,他們雖然也重視精密的考證,却没有漢宋之分,不偏一家之説,擇善而是。安井息軒『三計塾』的學規中寫道:『不好株守一家之説,然諸家之説皆依附于聖經,導人于善道,故新古之學風,各任其所好』。(《轉引自金培懿《江户寬政年間以降學術態勢與安井息軒之學風》)。這可能也適用于對其他著名考證學者學風的總結。由于考證學與折衷學有著紧密的内在聯繫,學界通常又將两者統稱爲考證折衷派,我們在編纂本套文獻時亦沿用了這一名稱。

    在江户儒學中,還有許多學者難以確定學派歸屬,他们被井上哲次郎統稱爲獨立學派。獨立派學者大多深受儒學影響,而其學問却遠遠超出儒學範疇,并在思想學説上多有創新,如三浦梅園、山片蟠桃、帆足萬里、二宫尊德等都是日本近世著名的思想家。三浦梅園既熟悉儒家經典,又對自然科學知識十分感興趣,學問涉及醫學、自然科學、倫理道德、政治經濟、天文地理等多個方面。他一生窮究天地自然造化,在《周易》《莊子》及蘭學的影響下,提出了獨具特色的『條理學』,含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山片蟠桃曾從中井竹山和中井履軒學習儒學,學通和漢,而且受西方自然科學影響尤深。其代表作《夢之代》以徹底的唯物論立場,論述了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經濟、宗教等各方面内容,堪稱百科全書。他提倡日心地動説,介紹了萬有引力定律,還對『日本神國論』和儒家的五行説進行了批判。帆足萬里博通經史,提倡經世之學,同時還是著名的蘭學家,所著《窮理通》一書是日本自然科學史上劃時代的著作。二宫尊德融合儒家、佛教及神道思想,調和經濟與道德,針對封建社會的庶民提出了報德學説。他認爲如果確立起順應天理、舍去私欲的道心,按照至誠、勤勞、分度(儉約)、推讓進行實踐,則會自然會得到回報,擁有幸福的生活。二宫尊德一生致力于村藩的改革和復興,以農村實踐家著稱。他的弟子和門人繼承了其思想和事業,在全國開展『報德社運動』,推動了日本農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至今亦有很大影響。

    日本的考證折衷派和獨立學派雖不如朱子學、陽明學、古學派那樣知名,但因爲不受派别和門户的束縛,提倡自由的學風,在學術和思想上則有更大的創建。考證折衷學派不管是從方法上還是理論上都爲日本現代的漢學研究奠定了基礎。獨立學派提倡經世之學,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對日本思想的轉變和近世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相繼編纂了日本朱子學、陽明學、古學派的文獻彙編。考證折衷學和獨立學派是江户儒學中後期的主幹,是日本儒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受到的關注較少,有待研究的領域很多,相關文獻的整理和編纂也極爲缺乏。

    此次的《日本儒學文獻餘編》分考證折衷學派、獨立學派、學案類三個部分。前兩個部分廣泛收羅了片山兼山、井上金峨、皆川淇園、吉田篁墩、塚田大峰、豬飼敬所、大田錦城、松崎慊堂、海保漁村、安井息軒、岡白駒、三浦梅園、山片蟠桃、海保青陵、帆足萬里、廣瀨淡窗、二宫尊德等衆多著名學者和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一百七十餘種。學案類部分幾乎囊括了日本江户中後期至明治時期論述日本儒學或學術體系和源流的文獻,有助于對日本江户儒學的整體把握和認知。

    至此,我們已經完成了日本江户儒學所有重要學派及學者的文獻整理和編纂,希望能對相關研究有所幫助!當然,由于江户儒學學者衆多、師承及門派關係複雜、思想豐富、文獻繁多,再加之編者學識有限,編纂過程中或有諸多錯訛和疏漏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學者不吝批評指正!

 

總目録

    【考證折衷派】

    宇野明霞

    第一册

    論語考 六卷 宇野明霞 著 亨和二年一

    第二册

    春秋左氏傳考 三卷 宇野明霞 著 宽政四年一

    論李于鱗王元美 一篇 辨物子論春秋 一篇 宇野明霞 著 寛延元年明霞先生遺稿本二五九

    井上蘭台

    蘭台先生遺稿 三卷 井上蘭台 著 天明六年二七一

    細井平洲

    第三册

    詩經古傳 十卷 細井平洲 著 宝暦九年一

    第四册

    嚶鳴館遺稿 十卷 細井平洲 著 文化四年一

    片山兼山

    第五册

    標注古文孝經孔傳 一册 片山兼山 標注 文化十二年一

    論語征廢疾 三卷 片山兼山 世璠 著 崇文叢書本七三

    第六册

    山子垂統 前編三卷 後編三卷 片山兼山 著 安永九年一

    山子遺文 一卷 片山兼山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四三五

    井上金峨

    第七册

    金峨先生師辨 一卷 并附録 井上金峨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

    讀學則 三卷 井上金峨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七

    經義折衷 一册 井上金峨 著 明和元年二九

    易學辨疑 一册 井上金峨 著 安永二年八三

    大學古義 一册 井上金峨 著 安永七年一○七

    金峨先生經義緒言 一卷 井上金峨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五九

    匡正録 一册 井上金峨 著 安永五年一六七

    金峨先生霞城講義 一卷 井上金峨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二三五

    考槃堂漫録 六卷 井上金峨 著 天明二年二五七

    第八册

    金峨先生焦餘稿 五卷 井上金峨 著 天明五年一

    金峨山人病間長語 三卷 井上金峨 著二七三

    皆川淇園

    第九册

    問學舉要 一册 皆川淇園 著 安永三年一

    大學繹解 一册 皆川淇園 著 安永四年九五

    論語繹解(一)序至卷四 皆川淇園 著 安永六年一七一

    第十册

    論語繹解(二)卷五至卷十 皆川淇園 著 安永六年一

    第十一册

    孟子繹解(一)序至卷九 皆川淇園 著 寛政九年一

    第十二册

    孟子繹解(二)卷十至卷十四 皆川淇園 著 寛政九年一

    中庸繹解 二卷 皆川淇園 著 文化九年二五九

    老子繹解 二卷 皆川淇園 著 嘉永三年四三一

    第十三册

    名疇 六卷 皆川淇園 著 天明四年一

    第十四册

    易原 二卷 皆川淇園 著 天明六年一

    資治答要 皆川淇園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六七

    淇园文集 初编三卷 皆川淇園 著 宽政十一年七九

    淇园文集(一)二编卷一至卷二 皆川淇園 著 文化十三年二八五

    第十五册

    淇园文集(二)二编卷三至卷九 皆川淇園 著 文化十三年一

    第十六册

    淇园文集(三)二编卷十至卷十二 后编三卷 皆川淇園 著 文化十三年一

    豐島豐洲

    第十七册

    論語新注 四卷 豐島豐洲 著 日本名家注釋四書全書本一

    孝經餘論 一卷 豐島豐洲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一六七

    吉田篁墩

    論語集解考异 十卷 吉田篁墩 著 寛政三年一七五

    近聞寓筆 四卷 吉田篁墩 著 文政六年四二七

    近聞雜録 一册 吉田篁墩 著 文政六年五七九

    冢田大峰

    第十八册

    解慍 一册 冢田大峰 著 安永七年一

    冢注六記 六卷 冢田大峰 著 天明七年四七

    孟子斷 二卷 冢田大峰 著 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本三二九

    第十九册

    荀子斷 四卷 冢田大峰 著 寬政七年一

    聖道合語 二册 冢田大峰 著 天明八年三一七

    第二十册

    聖道得門 一册 冢田大峰 著 寬政四年一

    聖道辨物 二册 冢田大峰 著 寬政八年七三

    滑川談 冢田大峰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二○七

    大峰先生文集(一)序至卷三 冢田大峰 著 亨和三年二四九

    第二十一册

    大峰先生文集(二)卷四至卷六 冢田大峰 著 亨和三年一

    隨意録 八卷 冢田大峰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二七一

    村瀬栲亭

    第二十二册

    栲亭村瀬氏經説 一册 村瀬栲亭 著一

    芸苑日渉(一)序至卷五 村瀬栲亭 著 文化四年一○五

    第二十三册

    芸苑日渉(二)卷六至卷十二 村瀬栲亭 著 文化四年一

    栲亭初稿(選録)卷五 卷六 村瀬栲亭 著 天明三年四五一

    龜田鵬斎

    第二十四册

    大學私衡 一册 龜田鵬斎 寬政十一年一

    鵬齋先生文鈔 二卷 龜田鵬斎 著 文政五年九五

    善身堂一家言 二卷 龜田鵬斎 著 文政六年二一五

    山本北山

    第二十五册

    文藻行潦 七卷 山本北山 著 天明二年一

    孝經集覽 二卷 山本北山 輯 寛政二年二四三

    經義掫説 一卷 山本北山 著 寬政九年三八七

    久保筑水

    第二十六册

    荀子増注(附補遺)(一)序至卷十一 久保筑水 增注 豬飼敬所 補遺 文政八年一

    第二十七册

    荀子増注(附補遺)(二)卷十二至卷二十 久保筑水 增注 豬飼敬所 補遺 文政八年一

    豬飼敬所

    第二十八册

    尚書纂傳 一册 豬飼敬所 著一

    經礼肆考 二册 豬飼敬所 著 弘化二年五七

    論語考文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本二四九

    論語説抄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儒林雜纂本二六一

    論語一貫章講義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儒林雜纂本二七三

    孟子考文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本二七七

    荀子考 二册 豬飼敬所 著 寬政七年二九七

    第二十九册

    荀子補遺 一册 豬飼敬所 著 文政十三年一

    管子補正 二册 豬飼敬所 著 寛政十年七五

    逸史糾繆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二六七

    西河折妄 三卷 猪飼敬所 著 文政十二年二九一

    第三十册

    操觚正名 一卷 豬飼敬所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

    尚友斎漫録 一册 豬飼敬所 著二七

    豬飼敬所先生書柬集 八卷 豬飼敬所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一○七

    市野迷庵

    正平本論語札記 一卷 市野迷庵 著 文化十三年三○三

    詩史顰 一卷 市野迷庵 著 續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三四五

    讀書指南 一册 市野迷庵 著 昭和十年三五九

    大田錦城

    第三十一册

    九經談 十卷 大田錦城 著 文化二年一

    第三十二册

    孟子精薀 十四卷 大田錦城 著一

    第三十三册

    仁説三書 二卷 大田錦城 著 文政三年一

    大學原解 三册 大田錦城 著 文政四年二○三

    第三十四册

    中庸原解 三册 大田錦城 著 文政七年一

    第三十五册

    梧窗漫筆前編 二册 大田錦城 著 文政六年一

    梧窗漫筆後編 二册 大田錦城 著 天保十一年二四三

    第三十六册

    梧窗漫筆三編 二册 大田錦城 著 天保十一年一

    疑問録 二册 大田錦城 著 文政十三年二四七

    錦城文録 一册 大田錦城 著 安政五年三九五

    狩谷棭斎

    第三十七册

    故京遺文 一册 狩谷棭斎 著一

    狩谷棭斎全集 第二第三册 狩谷棭斎 著 昭和三年八七

    近藤正斎

    第三十八册

    正斎書籍考 卷首 卷一 卷二 三卷 近藤正斎 著 文政六年一

    正斎書籍考 卷三 近藤正斎 著 明治三十八年二七七

    松崎慊堂

    春秋三傳考訛 一册 松崎慊堂 著 佐倉成徳書院刊本三三三

    慊堂先生遺墨 一卷 松崎慊堂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三七五

    第三十九册

    慊堂遺文 二卷 松崎慊堂 著 明治三十四年一

    第四十册

    慊堂全集(一)卷一至卷七 松崎慊堂 著 崇文叢書本一

    第四十一册

    慊堂全集(二)卷八至卷十五 松崎慊堂 著 崇文叢書本一

    第四十二册

    慊堂全集(三)卷十六至卷二十二 松崎慊堂 著 崇文叢書本一

    第四十三册

    慊堂全集(四)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八 松崎慊堂 著 崇文叢書本一

    東條一堂

    第四十四册

    繋辞答問 一卷 東條一堂 述 高島正邦 編 日本儒林叢書本一

    論語知言 十卷 東條一堂 著 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本三五

    第四十五册

    孝經鄭氏解 附兩造簡孚 一册 東條一堂 增考 文化十一年一

    性命答問 二卷 東條一堂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七五

    學範初編 一卷 東條一堂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四一

    學範後編 一卷 東條一堂 著 續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四九

    一堂經書法 一卷 東條一堂 口授 杉義大路 記 續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六五

    井田説 東條一堂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一八五

    西島蘭渓

    孔子家語考 一卷 西島蘭渓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一九五

    晏子春秋考 一卷 西島蘭渓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二一七

    慎夏漫筆 四卷 西島蘭渓 著 弘化四年二五九

    秋堂間語 三卷 西島蘭渓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五三七

    續秋堂間語 二卷 西島蘭渓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六一七

    弟子職箋注 一册 西島蘭渓 著 嘉永三年六五九

    朝川善庵

    第四十六册

    大學原本釋義 一册 朝川善庵 著 明治刊本一

    古文孝經私記 二卷 朝川善庵 著 文化八年一一五

    荀子述 一卷 朝川善庵 著 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二六一

    第四十七册

    善庵随筆 二卷 朝川善庵 著 嘉永三年一

    済時七策 朝川善庵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一七五

    樂我室遺稿 卷一至卷三 朝川善庵 著 崇文叢書本二○五

    日尾荊山

    管仲非仁者辨 一卷 日尾荊山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五一五

    鞭妄 一卷 日尾荊山 著 續續日本儒林叢書本五三一

    海保漁村

    第四十八册

    周易古占法 四卷 海保漁村 著 天保十一年一

    周易漢注考(一)卷一至卷四 海保漁村 著二○七

    第四十九册

    周易漢注考(二)卷五至卷十一 海保漁村 著一

    第五十册

    周易漢注考(二)卷十二至卷二十一 海保漁村 著一

    第五十一册

    周易校勘記舉正 一卷 海保漁村 著 日本儒林雜纂本一

    論語駁异 一册 海保漁村 著三九

    孟子補証 二卷 缺卷一 海保漁村 著一○九

    大學鄭氏義 二卷 海保漁村 著二八七

    第五十二册

    孝經解 一册 海保漁村 著一

    經學字義古訓 一册 海保漁村 著四七

    旧抄經傳考异 三巻 海保漁村 著一一五

    傳經盧文鈔 一卷 海保漁村 著 崇文叢書本三三一

    第五十三册

    讀朱筆記 四卷 海保漁村 著 崇文叢書本一

    文章軌範補注 七卷 海保漁村 著 漢文大系本三二三

    漁村海保府君年譜 一卷 海保竹逕 著 日本儒林雑纂本六六三

    安井息軒

    第五十四册

    左傳輯釋(一)序至卷五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四年一

    第五十五册

    左傳輯釋(二)卷六至卷十二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四年一

    第五十六册

    左傳輯釋(三)卷十三至卷十六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四年一

    第五十七册

    左傳輯釋(四)卷十七至卷二十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四年一

    第五十八册

    左傳輯釋(五)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四年一

    第五十九册

    論語集説 六卷 安井息軒 著 明治五年一

    第六十册

    孟子定本 十四卷 安井息軒 訂 漢文大系本一

    大學説 一卷 安井息軒 著 漢文大系本四二九

    中庸説 一卷 安井息軒 著 漢文大系本四六三

    第六十一册

    管子纂詁(一)序至卷十二 安井息軒 著 慶應元年一

    第六十二册

    管子纂詁(二)卷十三至卷二十四 安井息軒 著 慶應元年一

    第六十三册

    標注辨妄 一册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十四年一

    救急或問 一册 安井息軒 著 明治三十五年五九

    上明山前相公書 一卷 安井息軒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八七

    讀書餘適・睡餘漫稿 一册 安井息軒 著 明治三十三年九五

    息軒遺稿 四卷 安井息軒 著 明治十一年二一五

    大槻磐渓

    第六十四册

    孟子約解 三卷 大槻磐渓 著 嘉永四年一

    古經文視 二卷 大槻磐渓 著 明治十年一六九

    研經餘適 一册 大槻磐渓 著 天保六年二六一

    盤溪文鈔 一卷 大槻磐渓 著 安政五年寧靜閣二集本二七九


    【獨立學派】

    岡白駒

    第六十五册

    毛詩補義(一)序至卷七 岡白駒 著 延亨三年一

    第六十六册

    毛詩補義(二)卷八至卷十二 岡白駒 著 延亨三年一

    論語征批 一卷 岡白駒 著 日本儒林雜纂本三五七

    列子觽 一册 岡白駒 著四○一

    第六十七册

    箋注蒙求 三卷 岡白駒 箋注 天保三年一

    治國修身録 二卷 岡白駒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四二三

    三浦梅園

    第六十八册

    詩轍 六卷 三浦梅園 著 天明六年一

    第六十九册

    玄語 三浦梅園 著 大正元年梅園全集本一

    贅語 三浦梅園 著 大正元年梅園全集本二八三

    第七十册

    敢語 一卷 三浦梅園 著 日本倫理彙編本一

    寓意 一卷 三浦梅園 著 日本倫理彙編本四三

    価原 一卷 三浦梅園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五一

    梅園叢書 三册 三浦梅園 著 安政四年八九

    梅園叢書拾葉 三册 三浦梅園 著 安政四年二五五

    山片蟠桃

    夢之代(一)卷一 山片蟠桃 著 文政三年四○一

    第七十一册

    夢之代(二)卷二至卷六 山片蟠桃 著 文政三年一

    第七十二册

    夢之代(二)卷七至卷十二 山片蟠桃 著 文政三年一

    海保青陵

    第七十三册

    海北独語 一册 海保青陵 著 大政五年一

    海保清陵經濟談(一)一册 海保青陵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二○五

    第七十四册

    海保清陵經濟談(二)一册 海保青陵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一

    變理談 海保青陵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三六七

    談五行 海保青陵 著 日本經濟叢書本四○三

    帆足萬里

    入學新論 一册 帆足萬里 著 天保十四年四○九

    第七十五册

    窮理通 五卷 帆足萬里 著一

    東潛夫論 三卷 帆足萬里 著四三九

    第七十六册

    帆足先生文集 卷二卷三 帆足萬里 著 弘化四年一

    帆足萬里全集(一)下卷 帆足萬里 著 大正十五年一三九

    第七十七册

    帆足萬里全集(二)下卷 帆足萬里 著 大正十五年一

    廣瀨淡窗

    約言・約言補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亀井昭陽 評 日本儒林叢書本一八七

    約言或問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二一五

    儒林評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日本儒林叢書本二四三

    論語三言解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大正十五年淡窗全集本二六五

    性善論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大正十五年淡窗全集本二八五

    柝玄 一册 廣瀨淡窗 著 天保十二年二九三

    老子摘解 二卷 廣瀨淡窗 著 安政五年三五七

    第七十八册

    義府 一卷 廣瀨淡窗 著 江户末刊淡窗六種本一

    迂言 二卷并附録 廣瀨淡窗 著 江户末刊淡窗六種本五九

    淡窗小品 二卷 廣瀨淡窗 著 江户末刊淡窗六種本二八七

    二宫尊德

    第七十九册

    報德記 八卷 二宫尊德 著 明治十二年一

    第八十册

    報徳外記 二卷 二宫尊德 著 明治十八年一

    二宫先生語録 四卷 二宫尊德 著 日本倫理彙編本一三五


    【學案類】

    日本儒林傳 四卷 岡白駒 著二三九

    第八十一册

    儒林傳 一册 渋井太室 著一

    先哲叢談 八卷 原念斎 著 文化十四年六七

    第八十二册

    先哲叢談後編 八卷 東條琴台 著 文政十三年一

    第八十三册

    先哲叢談續編 八卷 東條琴台 著 明治十七年一

    第八十四册

    先哲叢談年表 一卷 東條琴台 著 文政十三年一

    近世先哲叢正編 二卷 松村操 撰 明治十六年五一

    近世先哲叢談續編 二卷 松村操 著 明治十五年二五一

    第八十五册

    新編先哲叢談 四卷 谷壯太郎 著 明治十七年一

    近世儒林年表 一册 内野皎亭 著 明治四十三年三三三

 

图文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