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8日,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吴倩华副教授陪同下专赴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进行参观交流。中国文化书院负责人与办公室人员对徐有威教授首次到访书院表示欢迎,介绍了中国文化书院与贵州书院教育文化发展的文脉传承及近年来书院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素质教育等相关情况。

在书院正门,徐教授参观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特意赠送中国文化书院的孔子铜像,了解作致礼状铜像所表达的中国儒家文化“仁爱、正义、中正、和谐”理念;了解贵州文化鼻祖尹珍先生首创务本学堂以来至明清时期“龙冈书院”“阳明书院”“贵山书院”等的贵州教育文化发展,及自“贵山书院”改制为“贵州大学堂”以来学校又历经“省立”“国立”阶段至今“学堂-书院-大学”书院文化的一脉相承与历史渊源。
在书院人员研究工作室、研究成果陈列室所在的励道楼,徐教授通过专兼职人员学术成果陈列了解中国文化书院同时作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人文社科示范基地,书院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特别是儒学与阳明学、清水江文书学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通过学校各专业学院及通识教育学院开展专业课及通识课教育情况。
当登入涵远读书楼时,徐教授被映入眼帘的丹黄满架丰富典籍所吸引,参观和了解涵远读书楼《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文化典籍的收藏与利用,共同对中国文化书院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及深厚文化精神与学术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在书院勉学堂、合一亭、仁文厅等处,徐教授参观孔子圣绩图并听取有关孔子生平事迹介绍,参观阳明心学及其他传统文化相关石刻、字画、牌匾,了解国家领导人关爱学校发展、莅临“溪山论道”读书会现场并发表有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勉励青年学子立志成才、争做中华民族脊梁的重要讲话情况。通过听取相关介绍,客人实地感受书院所富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及深厚的文化与学术气息,并在仁文厅提笔留念。

在交流中,徐有威老师表示,中国文化书院作为高校人文社科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基地优势,始终瞄准学科前沿,增强创新意识,尤其是围绕清水江文书的系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填补学科空白和具有学术前瞻性的新成果。参观结束后,徐有威老师与历史民族文化学院苟军副教授等老师就三线建设方面研究展开了进一步交流。

徐有威教授,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现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民国史教学和科研研究。研究领域主要为民国时期的土匪和国民党特工史等。2009年起开始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主要以小三线建设研究为主,担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和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研究生助理 曾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