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下午17点,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年第10期学术系列讲座在贵州大学东校区中国文化书院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作题为“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杰教授主持,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以及我校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_upload/article/images/52/55/500e029645bb8096ab6be08a4baa/d12f3f22-e95c-4767-a35a-bdce475cedfb.jpg)
文秋芳教授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学术期刊《外语教育研究前沿》、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主编等多项职务。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2009年间4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7年至今曾先后16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等奖项。
![](/_upload/article/images/52/55/500e029645bb8096ab6be08a4baa/b04077c3-4e57-4ca6-a5ce-dc683287a870.jpg)
文秋芳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课程思政教育并非只是近年的热门话题,而是外语界学者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那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产出导向法如何与思政教育结合到一起呢?文秋芳教授从产出导向法产生的动因、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如何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案例分享等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_upload/article/images/52/55/500e029645bb8096ab6be08a4baa/27073edd-1cf0-4866-a450-af6ff6e1ff56.jpg)
首先,文秋芳教授先用一个出租车司机因语言不通拒载瑞典学者的现实案例引发师生们思考:为什么接受了至少五年外语教学的司机却连最基本的简单英语交流都不会?随后向师生们展示了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用分离。文秋芳教授进一步提到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课文中心和任务中心为主,并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利弊,即学用分离或文道分离。在此基础上文秋芳教授提出,产出导向法提出的目的之一便是“解决学用分离和文道分离”。
![](/_upload/article/images/52/55/500e029645bb8096ab6be08a4baa/fb0c682d-90dc-40e9-98dc-fa7f2ea3b8df.jpg)
接着,文秋芳教授从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向在座师生们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产出导向法3.0,倡导要建立教师主导、师生共建的教学流程,她指出“教材中心”和“任务中心”都未能将输入和输出结合,而“学习中心”能更好的抓住教育的本质,随后从内容、管理、评价、教师言行四个维度,思政范围、主要任务、关键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外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并从理解育人目标、理解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三个步骤说明了外语课程内容教学中的思政路径。
![](/_upload/article/images/52/55/500e029645bb8096ab6be08a4baa/e9566b6c-0828-4bb9-bc78-dc8b42913fb7.jpg)
最后,周杰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她说:“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目前国内最重要、最受重视的话题,相信文老师的本次讲座也深刻地启发了在场的所有师生,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讲座。
撰稿:沈慧慧 李佳楠 吴雪薇 摄影:吴雪薇 王兰新 原标题: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莅临我院作学术讲座
原载: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