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库爱贵州·专家荐书 | 贵州大学副教授张明:《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清代黔人诗歌萃集

发布时间: 2022-03-25 浏览次数: 152



推荐书目

《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清〕莫庭芝、〔清〕黎汝谦 采诗〔清〕陈田 传证


 

专家简介

 

    张明,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贵州省阳明学会副秘书长。

 

    《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顾名思义,是一本关于的书。它是贵州清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全书33卷收录421位诗人、共2289首诗作。该书由著名学者莫庭芝、黎汝谦采诗,陈田传证。诗是它的内容,也是它的境意,它将岁月雕刻的痕迹、文人眼中的世界保留在文字中,留给后人一份珍贵且多彩的萃集。 

    此书籍所收诗作体裁丰富,有古体、近体等诗体;形式多样,有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内容广泛,有山水诗、酬答诗、讽刺诗、叙事诗、遣怀诗、咏物诗等。其中既有郑珍、莫友芝、周起渭、田榕这样的名家,也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及作品。《贵州文库》专家、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张明评价称,该书具体而全面地反映了清代贵州诗歌的总体成就,是一部清代贵州的编年体诗歌总集,在贵州诗歌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 

    读者如何发现其特别的学术意义呢?在张明看来,可以从诗与人两个方面去考究。张明认为,《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因诗存人,因人存诗。即因诗而探究其人,亦因人而寻访其诗,人以诗而留名,诗以人而传世。该书收录清代贵州421位诗人,其中诗作在100首以上的有2人,50首以上的有8人,收录13首的多达300余人。这些收录诗作极少的诗人和诗作,因该书而流传后世。此外,张明还认为,此书辑编作者对文史诗作怀有深深的敬意,从书的内容上看,旁征博引,详其事实,传记、引文、诗作三部分,一目了然,井然有序。在编撰上,以时间先后为序,体现了中国传统史家的编年体体裁,是一部十分严谨的编年体历史文献。 

    “秋雨愁难霁,新晴亦偶然。万山青楚塞,一鹭白江天……”这是《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中一首描写贵州秋雨后景象的诗,或许是一个寻常的午后,这番日常的景触动了那位名叫潘驯的诗人,于是他将自己的愁情和心事藏进诗里。几百年之后,今天的我们很难对这位诗人有只言片语的了解,但却能通过他当时的情感记叙勾勒出百年前时空的模样,那雨、那山、那番情,都能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片热土上得到理解,引起共鸣。

 

内容简介 

    《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是贵州清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全书33卷收录421位诗人、共2289首诗作。该书由著名学者莫庭芝、黎汝谦采诗,陈田传证。从开始辑录到正式出版问世,共历时34年,于辛亥(1911)冬由原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陈夔龙捐资刻印于北京,分装为8册。贵州郑、莫、黎三家长期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郑珍编纂《播雅》,莫友芝、黎兆勋编纂《黔诗纪略》。莫庭芝与黎汝谦仿《黔诗纪略纪略》体例,收集清代黔诗,邀陈田参与其事,汇成《黔诗纪略后编·黔诗纪略补》33卷。

 

作者简介 

    莫庭芝,字芷升,别号青田山人,贵州独山县人。西南巨儒莫友芝之弟,从小受父兄和郑珍之教,擅长诗词古文,以教育、文学名世。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次年赴京城应礼部试落第,此后便绝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历任永宁州学正、安顺府学训导、思南府学教授、贵州学古书院山长。一生执教四十年,为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黎汝谦,字受生,贵州遵义禹门沙滩人,清末学者。光绪五年(1879)中举。著名外交家黎庶昌之侄,曾随叔父黎庶昌出使日本。纂译《日本地志提要》,为该书所写之序堪称日本史纲。曾上书李端棻、张之洞、王秉恩等大臣,阐发变法维新的迫切性,表达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支持。与莫庭芝、陈田共同辑编《黔诗纪略后编》三十三卷。主要诗文集有《夷牢溪庐文集》六卷、《夷牢溪庐诗钞》八卷。 

    陈田,字松山,又作崧山,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陈田长于古文,留心文献,参与编辑《黔诗纪略后编》,并独力编成《黔诗纪略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图、视频/贵州人民出版社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怡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实习生任梦娟 编审/李缨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2022-03-24

信息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经授权转载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