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杰教授主讲“明清之际阳明学的曲折发展” 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教授主持

发布时间: 2022-05-22 浏览次数: 255

    2022522日,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91期以腾讯会议形式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专家为杭州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天杰教授,题目为“明清之际阳明学的曲折发展”。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王胜军教授担任主持,各地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及市民160余人参加了此次网上思想盛宴。

    张天杰教授从对“明清之际”四字的界定入手,以梳理明亡之后几个重要历史节点为基础,描绘了当时民族冲突、政权更迭的大变局,并与宋元之际相对比,展示了阳明学走向曲折发展的特殊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士人的文化心理状态。

    之后,以顾炎武、张履祥、吕留良、陆陇其、黄宗羲、孙奇逢、汤斌、李光地、康熙帝九个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从人物生平、立场、学术观点以及心理活动这一特殊路径出发进行讲解,生动地展示了明清之际阳明学的曲折发展,再现了阳明学在那个学术大争鸣、大辩论时代所处的文化政治困境及其婉曲应对的艰难情境。

    其中,辟王者主要攻击阳明学重玄谈、好捷径、杂禅学,造成了人心的流毒、礼教(社会风俗)的败坏、国家的灭亡,由批判其末流,进而上升到对王阳明本人学术的否定,甚至对其人格的怀疑;尊王者则强调阳明学有反本、救弊、直接之用。

    总体来看,朱子学一派处于咄咄逼人的攻势,尊王者则处于步步为营的守势,甚至表面上还不得不承认朱子的地位,以调和二者的方式来维护王学的尊严于不坠。

    最后,张天杰教授将上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九个历史人物的学术立场,总结为尊朱辟王而不深究、尊朱辟王、尊王、朱王调和、尊朱不辟王等五个不同方向,并兼及其背后的学术群体主要成员如张烈、熊赐履、李颙、毛奇龄、李绂、彭定求等,还以章太炎为例简单勾勒了近代以来阳明学的复兴。

    王胜军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总结和点评,认为讲座以文献的深入解读和判断为基础,既特别注意概念界定,又充满了深刻的历史关怀,时刻将阳明学的讨论放置到学、道、政这样一个立体环境中去考察,并且以一种他者的角度去关照阳明学、思考阳明学、反思阳明学。这对于客观理解阳明学,进而更发地发挥阳明学的优势提供了更多可能。 

    之后,张天杰教授就听众关于《三鱼堂文集》的版本、陆陇其与慕天颜的关系是否反映了其“清而刻”的心态,清初程朱理学学者通过学案编纂的方式来“尊朱辟王”是否说明王学在当时仍占据主流,张伯行等清初程朱理学学者对阳明学的批判是否没有完全理解阳明学而只是意气之争等等问题进行了答复和说明。

    张天杰教授为岳麓书院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目前出版学术专著8部,点校整理古籍4种,译注与选注古籍5种,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有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对宋明理学、明清思想史、浙江学术史等领域均有湛深的研究。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王胜军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