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记者从贵州大学获悉,为助力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近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暨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师生一行13人,专赴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举行“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赠书仪式。

在赠书仪式上,丹寨县委副书记陈尚京对贵州大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认为《古法造纸与传统村落发展:石桥》《无门的古寨:九门村》《狂欢与日常的古苗寨:清江村》三本传统村落著作是丹寨县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各位老师编撰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三本著作的三位编著老师各自介绍了丛书的写作情况。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何茂莉介绍了所编著《古法造纸与传统村落发展:石桥》。该书共29万字,图文并茂,包含了石桥村概括、古法造纸传承地、村落格局与传统建筑、民间文化与乡风习俗、乡村秩序与村寨治理、古法造纸文化与旅游产业、传统村落发展与展望七个部分,勾勒出石桥村传统生计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美好图景。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王继红介绍了所编著《无门的古寨:九门村》。该书按照丛书针对一村一书的总体设想和规划,最终形成的著作凸显了九门村苗汉杂居、和谐相处的传统古寨特性和当下乡村经济社 会良性发展,并将这一特性贯穿于全书及丛书的写作中。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师袁轶峰围绕所编著《狂欢与日常的古苗寨:清江村》一书,谈到丛书编撰任务的艰巨性与学术性。从2019至2022这四年间,不断到清江村实地调研考察,同时参照正史《清史稿》《清实录》等,提取关键词,以木鼓为核心,将清江村的日常与狂欢串联起来。
丛书三位作者表示,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乡贤的大力支持,对此表示非常感谢。
赠书仪式上,何茂莉代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向丹寨地方和相关传统村落赠书300本,丹寨县文联主席兰世标代表南皋乡接受赠书。
据介绍,此次“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丛书”的撰写与捐赠,是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师生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科研著作和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服务社会、服务乡村的有益探索,也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体现和展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编辑 刘绍波 二审 刘悦 三审 赵勇军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2022-07-01
信息收集与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