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贵州大学历史系已故教授张振珮先生《史通笺注》一书由中华书局修订出版

发布时间: 2022-09-22 浏览次数: 236

    张振珮(19111988)先生,系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治《史通》历三十余年而独立完成的《史通笺注》上下两册、七十万言巨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首次正式公开出版。该著作一经出版问世,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称赞和重视,90年代初不少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学者将其列为历史、中文专业研究生必读参考书。

张振珮:《史通笺注》(简装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龙山 

    该书类例详明,井然有序,熔校、笺、注、评于一炉,且能为《史通》研究者和史学工作者提供丰富的资料,是张振珮先生数十年辛勤耕耘的学术研究硕果。著名学者傅振伦先生对氏著《史通笺注》评云:“资料丰富,注释详明,《史通》研究的资料尽在此矣,可谓集前人之大成了。”张舜徽先生则称:“取材广博,考证精详,嘉惠来学,至无穷尽。”程千帆先生亦言:“大作美富,搜采既富,断制亦严,讽诵折服”。

傅振伦先生《读书札记》,《书品》第4 龙山 

    著名历史学家、贵州大学历史系杰出系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研究员早年拜读此书之后,称是其“学术道路上的第二次发蒙,并懂得了什么是历史文献学”。其它书评见于报刊,好评如潮,引起教育部重视,推荐《史通笺注》为全国历史本科专业以上必读之书,并被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19861月张舜徽先生邀请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何兹全、程千帆、王仲荦、张振珮、朱祖延)之书信 图源:《中华读书报》

 

19863月华中师大首届博士生答辩后师生合影,二排左起至右分别为:

邓宗琦、陶军、张振珮、何兹全、朱祖延、张舜徽、章开沅、李国祥诸位先生;前排为答辩博士:张三夕、周国林  图源:《中华读书报》 

    时隔三十七年后的2022年,该著作又经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系张振珮先生之子)主持校补后,由中华书局修订再版,并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国学文库”系列丛书。修订再版后的氏著《史通笺注》,一是重新复核了底本及全稿引文等,使文字与出处更加准确;二是增补注释27951000余字,更方便文意理解;三是对明清以至今人十数家的校勘训释成果,无不兼收博采,一一详尽考辨,较各家之作更胜一筹;四是按今日语言文字规范,修订全稿标点文字,调整编次,充实了原附录三《史通现存版本之序、跋、著录与品评》等内容,而使《史通笺注》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完善,思想面貌焕然一新,更具学术研究与参阅价值。

 

张振珮:《史通笺注》(修订再版本),中华书局,2022 

    张振珮先生的《<史通>笺注》修订本著作出版,不仅是贵州史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而且是新时代《史通》研究的扛鼎之作,亦是贵州史学工作者对中国史学理论探索的独特性贡献,它的修订再版对于推动《史通》研究乃至中国史学理论之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  张明 龙山 供稿 

 

    附录:

    《史通》,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幾(661721)著,前后历时九年之久,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完成。《史通》第一次对先秦至唐代的历代史籍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对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史家进行了评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和世界史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

 

(唐)刘知幾:《史通》 

    《史通》全书共20卷,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36篇,主要讨论史籍源流、史书体例、史料采集、作史原则、编撰方法等;外篇13篇,主要总结史官制度、杂评史家得失等。《史通》对史学弊端进行了严厉批评,特别重视“实录”“通才”的史学修养,提出了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理论。全书结构严谨,论证缜密,内容丰富,见解新颖,对后代史学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史通》成书之后,历代研治者,络绎不绝,名家辈出,其流为四:一为评论,如柳璨《史通析微》、纪昀《史通削繁》、朱允中《史通拾繁》;二为校雠,如何焯、卢文弨、顾广圻、冯已苍、钱遵王诸家;三为注释,如李维桢、郭孔延《史通评释》、陈继儒《史通订注》、王惟俭《史通训故》、黄叔琳《史通训故补》、浦起龙《史通通释》;四为续补,如陆深《史通会要》、宋慈抱《续史通》、许钟璐《史通赘议》、汪之昌《补史通》等。

(清)浦起龙:《史通通释》 

    清以前诸家,以浦起龙《史通通释》最为可读;当代则有吕思勉《史通评》、程千帆《史通笺记》、张舜徽《史通平议》等流传颇广;而张振珮先生《史通笺注》后出,熔校、笺、注、评于一炉,考量最精,粹然一代名家。

    张振珮(19111988),笔名晓容,晚号守拙斋主人,安徽滁州人。1928年毕业于滁州县立中学,后在滁州小学执教;1930年考入安徽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师从姚仲实、罗根泽、周予同等著名学者,参与安徽先贤传书的编撰,分撰管仲、朱熹等10余人的传记,期间发表《李义山评传》一书,是当代第一部以现代传记形式全面评述李商隐生平创作的专著。1934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先后执教于新疆学院、新疆女子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等学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西南民族研究会顾问。 

    张振珮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成吉思汗评传》《岳武穆》《左宗棠》《张博望》等著述;遗稿未发表的有《学思杂记》《守拙斋杂稿》《史略笺证》《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史学散见资料汇辑》等。

张振珮:《成吉思汗评传》,中华书局,1946

    张振珮先生晚年在贵州大学完成《史通笺注》一书,并于1985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振珮先生在《前言》中指明该书宗旨:“试图从史学角度,探索其史学思想之本源,阐述其治史态度与方法,为深入研究其史学理论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该书一经出版,颇获学界称赏,并在日本引起重视。

张振珮:《史通笺注》(精装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傅振伦先生对《史通笺注》评论:“嘉惠士林,不愧名著,可与前贤比美,真不愧刘知幾史学之功臣。”张舜徽先生评论:“取材广博,考证精详,嘉惠来学,至无穷尽。”程千帆先生评论:“大作美富,搜采既富,断制亦严,讽诵折服”。其它书评见于报刊,好评如潮,引起教育部重视,推荐《史通笺注》为全国历史本科专业以上必读之书,并被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

    2022年中华书局修订再版本,由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新民教授主其事,华中师范大学许刚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史达宁博士襄助,在1985年版的基础上增色不少,特点有以下四方面:

    其一,文字准确。修订再版本以明万历五年张之象本为底本,张本翻刻嘉靖十四年陆深本,并据秦柱家藏宋本重新校刻。本次出版重新复核了底本及全稿引文等。

    其二,笺注详明。修订再版本各篇之首均有解题,说明本篇主旨、阐发刘知幾撰作意图,并加以评析。各篇之中,文字分段笺注,校勘文本原貌,指出所引文字出处及涵义、注明有关人物事迹及史实,考辨知幾原本真意,评议前人,商讨论述得失。根据今日读者之需要,增补注释27951000余字,更方便文意理解。

    其三,兼收博采,超越前人。修订再版本对明清以至今人十数家的校勘训释成果,无不兼收博采,一一详尽考辨,较各家之作更胜一筹。

    其四,体例明晰,叙次井然。按今日语言文字规范,修订全稿标点文字,调整编次,充实了原附录三《史通现存版本之序、跋、著录与品评》,新撰《重刊〈史通笺注〉跋》,以说明本次校订所做工作。

张振珮:《史通笺注》(修订再版本),中华书局,2022

 

(附录部分资料,根据中华读书报和中华书局宣传报道内容采编,特别致谢!)

 

来源: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网站 2022-09-22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