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9-12日,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第七届“知行论坛”全国学术研讨会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线下会场在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仁文厅召开。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及省内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各高校的90多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院长赵平略教授主持大会。

此次研讨会由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阳明学学会、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阳明廉政思想与制度研究中心、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贵州龙场王阳明研究院贵阳市文物局(阳明祠)协办。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专职教师及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张清、王胜军、黄诚、邓国元、周兴禄、王凤梅、刘荣茂、王玲、刘莹等线上参会。

贵阳学院副校长汪建初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必须把阳明文化研究及阳明文化建设与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精神结合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推进王阳明心学在当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在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继平教授、任健教授先后主持下,两个阶段主题发言顺序展开。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等14名专家学者围绕“本体工夫”“知行合一”“龙场悟道”“诚意正心”“心学治理”“阳明文化传播”等多个面向进行主题发言。贵州大学邓国元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张春香教授担任学术与谈及点评人。

主题发言第一阶段,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以“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特质”为题,贵州省委党校敖以深教授以“贵州阳明文化传播的五大重镇”为题,贵州师范大学张春香教授以“王阳明龙场悟的什么‘道’?”为题,贵州大学黄诚教授以“王阳明龙场悟道及其在黔影响略谈”为题,贵阳孔学堂高研院曾顺岗副研究员以“阳明学的歧解:基于‘言’与‘意’关系的讨论”为题,贵州财经大学邓立研究员以“论王阳明‘养’的工夫与伦理意义”为题进行发言。

主题发言第二阶段,东南大学陆永胜教授以“阳明学诠释理论体系刍议”为题,贵州师范大学王进教授以“‘心体之同’与‘才能之异’——王阳明‘拔本塞源论’发微及其政治哲学意蕴”为题,贵州大学邓国元教授以“‘诚意’与‘正心’——王阳明功夫论的双重向度及其在阳明后学中的衍化”为题,贵州省委党校伍小涛教授以“阳明身学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及党性锻炼”为题,贵阳学院任健教授以“心学治理思想之内容、特质及其检视”为题,贵州师范大学谢群洋副教授以“论泰州学派的狂者气象”为题,贵州师范学院王天桥副教授以“内容与方法——宇野哲人、子安宣邦、钱穆对《论语》之‘学’命题之理解辨析”为题进行发言。

12月12日,“知行论坛”学术研讨会举行第三阶段,举行贵阳学院阳明文化馆开馆仪式及学术研讨会“研究生专场”。贵阳学院副校长汪建初,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院长赵平略、副院长刘继平,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任健教授主持学术会议,李玉奇等十四位研究生提交了论文,分别以“诗化哲学:王阳明哲理诗的四维解读”“戴震对王阳明思想的三重反思——一种由‘道问学’推动的思想事件”“聂双江与王阳明思想之比较研究——以‘良知’‘ 寂体’为例”“王阳明对‘心’”‘ 气’一体化的整合”“阳明心学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及其价值”“论李贽‘童心说’的两个维度”“从‘四句教’看个体自由的实现”“王阳明责任意识与现代启示”“王阳明理欲观浅析”“恢复本心何以可能?——以《抚谕贼巢》为中心的分析”“王阳明政治思想与万物一体思想之内在贯通”“王阳明‘性’与‘气’的‘变化气质’略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王阳明立志思想研究”“罗念庵工夫论的学理考察”为题作了主题发言。吴小丽、盛作国两位老师现场做点评。

本次研讨会对阳明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挖掘,为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献上一份精神盛宴,为推动贵州阳明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文: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办公室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