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何俊教授主讲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贵州大学邓国元教授主持

发布时间: 2023-03-12 浏览次数: 219

    2023312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44场,中西之间专题第一场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成功举行。讲座主题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思想对话,主讲人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何俊。贵州大学哲学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暨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邓国元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人。

    讲座中,何俊教授主要通过晚明时代,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向明代士人及社会传播其文化经典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经典的跨文化诠释,与宋明儒学的思想对话,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揭示在文化传播中展开思想对话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讲述中,何教授首先指出任何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经典,以及经典所承载的思想再诠释与理解的问题。就中西之间这一宏大论题来说,晚明时代,特别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向晚明士人传播其文化经典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所采取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策略,所取得的积极意义与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范例

    何教授指出,对于一个拥有深厚文化思想传统,具体到宋明理学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晚明社会来说,利玛窦在进程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调整自己的文化思想,甚至概念系统结构,转而依靠晚明社会中所依赖的思想资源,从现实生活本身去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再诠释,进而论证自己思想价值系统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再是利玛窦跨文化传播中完全的他者,而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者。同时,在利玛窦所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与思想对话中,又存在着对宋明理学、儒家文化的理解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儒家文化实现了跨文化的传播。 

    何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指出,无论是对利玛窦,还是对晚明时期的士人来说,文化传播与思想对话之所以能够进行,最重要的就在于强调学术思想的平等性与一般性。具体到利玛窦而言,何教授指出其在阐释相关思想文化最高范畴时,充分运用了宋明理学中诸如太极等本体性、超越性的概念,但同时又认为太极概念不仅与其文化体系中的本体、实体有差异,也对宋明理学用太极来理解整过儒家文化提出来批判和反省。何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利玛窦诉诸于现实的生活经验,已经儒家、宋明理学文化传统,对自己的文化作论证与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来成功。但无论是就对整过儒家文化的理解,还是具体到宋明理学、朱子学的评判,利玛窦的诠释,特别是基于其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皆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何教授最后总结说:在自觉的跨文化传播中,不能将自己的文化经典用于其他民族论证其文化具有合理性,更重要的在于要通过对其他文化的经典进行再阐释,使其趋同于自己的文化。

    讲座最后,何俊教授围绕宋明理学中的信仰问题,利玛窦在晚明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思想对话对于我们当下的价值与意义,回答了听众的提问,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文:哲学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邓国元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