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高海波主讲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贵州大学龚晓康教授主持

发布时间: 2023-05-08 浏览次数: 13

    202357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57场、阳明文化专题第60场在孔学堂礼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海波教授主讲,主题为《从南镇观花看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龚晓康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中,高海波教授从南镇观花的不同解读、王阳明晚年的万物一体思想、万物一体思想的要点、宇宙的心四个方面展开。

    高海波教授从《传习录》中南镇观花原文切入,对南镇观花的内在义蕴进行了阐释,并将王阳明的心外无理与朱子学的格物穷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意之所在为物实为王阳明的早年主张,而明觉之感应为物则为其晚年主张。

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高海波教授

    紧接着,高教授在列举了学界关于南镇观花不同解读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理解南镇观花,需将其置于《传习录》的文本背景之中。通过对王阳明相关语录的分析,可以发现南镇观花的语境实为万物一体论。王阳明晚年以致良知万物一体,这表现了致良知内涵的变化。在论及儒家仁学思想及万物一体之仁的来源时,他谈到从程颢和张载开始,宋明理学家就开始重视万物一体的思想,以至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此北宋以来理学家精神命脉之所寄也。

    高教授指出,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有三大要点:一是从明道的大我观念而来,反对从私欲的小我(躯壳)起念;二是强调一体的感应、感通,乃至真诚恻怛之感统,讲心外无物,心物的一体共在性;三是人者,天地之心。良知是天地之心,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灵窍”“灵知”“灵气

讲座现场

    随后,高教授对冯友兰先生宇宙的心进行了解读,认为宇宙的心具有7个方面的特点:1宇宙的心来自佛教,是一种超越的本心(天心),不同于个体的心2、心学中存在宇宙的心,即个体的本心或良知,不同于个体的心;3、宇宙的心是有知觉的:宇宙知觉、宇宙意识,良知是其发窍处;4、宇宙的心是一种大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实质就是仁;5、宇宙的心与宇宙同其无限,不可以生死言;6、心学中的神秘体验多数与体证此宇宙的心有关;7、王阳明晚年的很多思想可以从宇宙的心的角度加以理解,宇宙的心必然以万物一体为存在论、境界论,南镇观花可以从万物一体的思想加以理解。

讲座现场

    讲座临近尾声时,主持人龚晓康教授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认为高教授的讲座视域广阔,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观点深刻,具有极大的价值。

    讲座最后,高教授耐心、细致地和听众朋友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回答了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如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与其军事思想的联系、如何引导高中生立志、如何理解万物一体中的感应、感通关系等。广大市民朋友表示深受启发。    

 

龚晓康 张力丹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