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蜜林教授主讲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贵州大学龚晓康教授主持

发布时间: 2023-06-04 浏览次数: 10

    202364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65场在孔学堂礼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任蜜林主讲,讲座主题为《从性相近看孔子人性论的普遍性》。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龚晓康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中,任蜜林教授对历代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诠释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孔子的人性论具有普遍的性质。任蜜林教授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论语》记载孔子人性论思想的直接材料,历代对此都有着不同面向的诠释。汉代儒者在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进行注释时,多秉持以“习”释“性”说。任教授征引了汉代何晏、班彪、贾谊、刘向、王充、王符等人对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的解读,指出汉人对于“性相近”的解释大多着眼于“习”的重要性,较少关注“性”的内涵。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玄学影响,对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解释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开始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解释“性”与“习”。例如,皇侃从先天与后天的角度探讨性、习关系,从所禀之气的角度来讲“相近”,范宁通过《礼记·乐记》的思想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论述“性”和“习”。唐代的韩愈及李翱亦是从天人关系的角度切入,李翱认为人性本静,无所谓性情之分。任教授表示,较之汉儒,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解读在抽象性和深刻性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任蜜林教授主讲

    宋儒对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解释又有进一步的创新,虽然理论形态存在差异,但宋儒多是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切入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阐释。张载从其气学的哲学体系出发,认为孔子此语实指人在“天地之性”方面是相同的,环境、习俗造成了后来人性的差异。而程颐认为孔子之言“性相近”为“气质之性”,也就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气质之性”说也逐渐成为宋明理学对于“性相近”解释的主流。

    清儒则引入了孟子“性善”说,提出以“善”释“近”。无论是顾炎武、卫嵩,还是毛奇龄、李光地、戴震,都是从孟子思想出发诠释《论语》。他们从孟子“性善”说的角度对“气质之性”说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把“性相近”与“性善”等同了起来。

观众聆听讲座

    接下来,任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孔子所讲的“性相近”的“性”应指天性,至于这种天性是善还是恶则无从判断。与在孔子之前讨论的人性相比,孔子之“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政治视野的民性中把人性解放出来,提出了普遍的人性论;二是强调个体在习惯培养方面的主动性,舍弃了君王的作用;三是强调后天本性与天命(天性)的一致性。

    任教授最后指出,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有其特定内涵的,即强调人性的先天情感和后天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是一种普遍的人性论。这是孔子人性论思想与之前人性论思想的重要差别,也对其以后人性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龚晓康教授主持并总结

    主持人龚晓康在总结中指出,任教授的讲座从丰富的文献材料出发,梳理了历代学人对“性相近”的诸种诠释,视域宏阔,观点深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孔子人性论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文:龚晓康 图:黎明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