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会议专家参观书院

发布时间: 2023-06-18 浏览次数: 37

    2023617日下午,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参会专家一行,在会长、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仁厚带领下到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参观学习。中国文化书院负责人欢迎参会专家一行,通过书院大门前展架介绍贵州大学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五思三进·贵在行动”及推进“五个一工程”简要情况,通过书院各处文化设施介绍书院相关情况。

    “五思三进·贵在行动”,即“常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常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常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常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常思党中央、省委、教育部党组、省委教育工委决策部署”“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奋进、在努力实现贵州大学‘贵的地位、大的作为’上奋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上奋进”。推进“五个一工程”,即:“推出一批理论成果、办好一个‘思想论坛’、举办一系列高端讲座、组建一批服务贵州‘四新’‘四化’工作队、推进一系列‘做强贵州大学’重点工作”。

    参会专家通过书院孔子铜像、尹珍先生塑像、“贵山书院”石刻、书院院名题写,了解儒家文化“仁爱、和谐、中正、和平”思想内涵及先师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了解自贵州教育文化鼻祖尹珍先生远赴中原学习、返乡后在贵州首创“务本学堂”并首传中原文化以来,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演变简要历程;了解自清末新学改制以来,学校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至今的百廿余年历史变迁与发展,了解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及孔子嫡传后人孔德成先生题写院名及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厚望。

    通过书院“学规”“条规”及《礼运·大同篇》石刻牌匾,参会专家学习有关书院在创院院长暨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学术引领下,秉承中华文教传统,积极倡导学问与生命统一、知识与人格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尊德性与道问学统一、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统一的育人主张;听取书院作为教育人材之地,理应砥砺奋发、敦崇学业、端方不苟、整齐清肃的行为规范介绍;了解中华文化力主不断推进物质与精神双向增上及渐进发展、实现人类最高理境之进步与和谐、达致诗意栖居“天下大同”终极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书院勉学堂、游艺轩、琴轩,参会专家考察书院通过学术讲坛、文化交流等开展进德修业、传道解惑、文化实践情况,听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基本理念介绍,了解中国传统书院教育强调“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相辅相成,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琴、棋、书、画”等方面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人格境界与道德化成,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入手,最终达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人”与“成人”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基本主张。

    在励道楼、合一亭、涵远读书楼、仁文厅等处,参会专家了解书院人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方面,特别是儒学与阳明学、清水江文书学方面的学术研究积累;了解中华文化有关“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道器合一、知行合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了解《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儒藏》等中华文化典籍收藏利用,通过相关专业课程及《阳明学概论》等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专业与素质教育情况;听取有关国家领导人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关怀学校发展,莅临书院师生读书会现场并寄望青年学子以中华先贤为榜样,立志成才、吃苦磨炼,争做中华民族脊梁的情况介绍。


图文: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